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雏鹅痛风病对养鹅业的打击很大,严重时发病率能达到50%。”9月16日,在2021中国禽业大会暨第30届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大会水禽专场上,江苏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施振旦与大家分享关于雏鹅痛风病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的研究。
江苏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施振旦
鹅痛风是由于禽类尿酸合成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周围、胸腹腔及各种脏器表面和其他间质组织中的一种疾病。施振旦谈到,该病多发于雏鹅,在10至14日龄前后集中发病,发病率为10%-50%,死亡率高达50%。
冬春交替之时,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雏鹅痛风高发。施振旦介绍,雏鹅痛风的典型症状是胸腹腔及脏器、关节囊、关节软骨、输尿管表面出现白色结晶,关节肿大明显。
“2016年开始,雏鹅痛风病在华东地区兴起,随后传播至华南、东北地区,如今全国均有发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施振旦讲道
四类因素诱发雏鹅痛风
目前已知的诱发家禽痛风的因素超过20种,施振旦将与雏鹅痛风相关的因素分为四大类:营养、毒素、病原、环境。
他提到,养殖模式的改变是诱发雏鹅痛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规模化的生产模式追求生长速度,使用高蛋白低纤维饲料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诱发各种肠道疾病,而饲料中防不胜防的霉菌毒素又降低机体健康与代谢功能。同时,舍内无放牧条件且高密度养殖,空间狭小污染严重,舍内环境恶劣,育雏环境不佳。
由于养鹅环境与操作粗放,种鹅感染多种病原,在种蛋收集、孵化等操作缺乏消毒措施的条件下,容易造成病原的垂直传播。施振旦谈到,具有嗜肾性、能引起肾机能损伤的病原微生物都可能诱发禽类痛风,鹅星状病毒最早被报道。
此外,在施振旦看来,雏鹅饮水问题最容易被忽视。他表示,饮水器位置不当、鹅群打堆、保温不当、污染饮水常导致痛风病发生。
水是生命之源,脏水、死水都不利于雏鹅的健康生长。他认为,广东鹅农习惯水上养鹅,鹅苗在 5-7天大就上水,但因为夏季水体温度高,细菌生长多,产生大量毒素,鹅摄入后降低健康、蛋白和尿酸代谢能力,容易诱发痛风。与南方不同,北方因缺水重复利用水源,水体因粪便、饲料、细菌、病毒而腐败,又导致雏鹅痛风、大肠杆菌病、浆膜炎、小鹅瘟、禽流感等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
雏鹅痛风防治四步走
雏鹅痛风病阻碍禽业健康发展,防治不容松懈。施振旦认为,雏鹅痛风的防治可以分四步走:第一步是消除或避免病原的传播;第二步是改善养殖环境,防止病原污染;第三步是合理饲喂,促进肠道健康;最后一步才是用好抗体药物。
具体而言,须做到七点:1、对种蛋、孵化设施设备和孵化厅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2、使用优质不含毒素的饲料喂好种鹅,使种蛋和鹅苗不含霉菌毒素和细菌毒素,提高鹅苗的健康抗病能力;3、提供高床架养、清洁卫生、温暖干燥的育雏条件和环境,并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4、1-15日龄雏鹅饲喂含蛋白量不超过18%的饲料,粗纤维水平4-5%或添加青绿饲料,确保饮水充足;5、雏鹅饮水中添加乳酸菌制剂,饲料中添加益生菌,以降低肠道有害菌数量及危害;6、提供自来水或无大肠杆菌污染、钙镁矿物质含量低的饮用水;7、在鹅苗5-10日龄注射新一代痛风抗体,可以减少大部分痛风病发生。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