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水禽产业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畜牧产业,我国水禽存栏量占全世界的7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水禽生产大国。但是随着水禽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张,疾病日益增多且更为复杂,存在“新病频发、老病变异”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我国水禽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流行现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防控措施等方面对近年来困扰水禽产业的几种主要疫病进行分析,供广大从事水禽生产的同行参考。
一、 水禽疫病流行概况
2023年至2024年1季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监测中心共检测鸭病料2349份,病毒阳性病料406份,占比为17.3%,其中鸭甲肝病毒(DHAV)、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和鸭圆环病毒(DCV)检出率占前三位(见图1);细菌阳性病料828份,占比为35.2%,仍以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和沙门氏菌为主。与前几年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检出率大幅升高,而鸭圆环病毒检出率明显下降。
图1 2023—2024年1季度鸭病毒病检测情况
图2 2023—2024年1季度鹅病毒病检测情况
二 、水禽主要疫病流行现状
1、鸭病毒性肝炎
(1)流行现状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甲肝病毒(DHAV)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有3个基因型,在我国流行的是1型和3型,2型很少见。近几年3型的发病率要远高于1型,这与市场上3型病毒抗体效价普遍不高有关。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寒冷季节发病更为严重。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鼠类可作为贮存宿主。该病主要侵害3~10日龄雏鸭,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近年来,大日龄发病也较为常见,30日龄左右发病死亡率仍可达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毒可感染产蛋鸭,造成降蛋和换羽。通过十多年的分子流行病学跟踪发现,鸭甲肝病毒一直发生着变异,目前的流行毒株与早期毒株存在明显的抗原性差异,甚至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流行株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2)临床表现
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初期精神萎靡,采食下降,行动呆滞,缩颈。随后,病鸭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侧向一侧,两脚发生痉挛,数小时后死亡。死前头弯向背部,呈角弓反张姿势。剖检可见肝脏有明显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大日龄鸭感染时发病较缓,病程较长,肝脏多见肿大、暗红,一般没有典型的出血点。
(3)诊断方法
当小日龄鸭出现神经症状、角弓反张、肝脏出血时,基本可以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但大日龄鸭感染时由于发病不典型,需进行实验室确诊。实验室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用RT-PCR或RT-qPCR方法检测病原。目前,还缺乏快速有效的抗体检测方法,可采用中和试验检测,但费时费力。
(4)防控措施
肉鸭防控还是以注射卵黄抗体为主,一般1~2日龄注射抗体预防,发病后注射抗体治疗。目前市场上鸭肝炎抗体质量参差不齐,要注意择优使用,有条件的公司要通过中和试验进行测定,特别要重视基因3型病毒的抗体效价(中和效价应在1∶100以上)。对种鸭来说,产前进行免疫既可预防产蛋期因该病毒造成的降蛋,又能通过母源抗体来保护雏鸭早期免受感染,建议2~3周龄进行一次弱毒疫苗免疫,开产前进行1~2次灭活疫苗免疫。一旦发病,在治疗的同时要加强鸭舍消毒,以免反复感染。
2、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
(1)流行现状
目前在水禽中流行并产生危害的呼肠孤病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引起的“番鸭白点病”“鹅白点病”,主要表现为肝脏有黄白色坏死灶或密集坏死点;另一种是由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引起的“肉鸭脾坏死病”“番鸭新肝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主要表现为肝脾出血和坏死。这两种鸭源呼肠孤病毒无论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还是从基因序列和血清学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从2023年开始,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在肉鸭上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在病毒病中所占比例由2022年的6%提高至22%。南北方毒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可感染樱桃谷鸭、麻鸭、番鸭、半番鸭、野鸭、鹅等多个水禽品种,主要引起雏鸭发病死亡、生长发育不良和免疫抑制,成年鸭感染一般不表现症状,偶见跛行、产蛋下降等症状。发病日龄一般为5~25日龄,其中以7~14日龄居多,发病率5%~35%,死亡率1%~10%,一般日龄越小越容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越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炎热潮湿的季节发病更为严重。该病以垂直传播为主,也可水平传播。种鸭一旦感染排毒会通过种蛋传染到子代雏鸭,雏鸭在5~10日龄开始发病。
(2)临床表现
病鸭表现为沉郁、萎靡、乏力,食欲下降、饮水减少,蹲伏或聚堆,羽毛凌乱无光泽,腹泻,排白色稀粪,有的死鸭表现出角弓反张。病程长短不一,一般为2~14天,感染后5~7天是死亡高峰期。两周龄内雏鸭发病时死亡率较高,耐过的病鸭生长发育变得迟缓,成为僵鸭,失去饲养价值。该病毒主要侵害肝脾,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容易继发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且难以治疗,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3)诊断方法
若肉鸭出现发育不良、大小不匀、脾脏坏死可做出初步诊断,但要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造成的脾脏坏死相区分。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一般取病鸭的肝脾组织,用RT-PCR、RT-qPCR或RT-LAMP等方法进行检测。
(4)防控措施
该病是典型的垂直传播性疾病,因此要从源头抓起,种鸭场要加强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措施,孵化场种蛋、孵化室、出雏室进行严格消毒;对肉鸭来说,控制鸭苗质量非常关键,严禁从感染的种鸭场引苗。另外,该病与饲养环境潮湿、冷应激、养殖密度过大等养殖环境因素密切有关,因此在做好保暖的同时必须保持良好通风,避免环境过于潮湿,适当减少养殖密度。一旦发病需及时隔离消杀,感染后发育不良的病鸭应及时淘汰。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疫苗,虽有番鸭呼肠孤疫苗,但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起不到作用。控制细菌继发感染是关键,可口服或注射敏感药物,以防继发感染造成更大的危害。
3、小鹅瘟
(1)流行现状
小鹅瘟病毒主要感染雏鹅和雏番鸭,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感染日龄密切相关。雏鹅或雏番鸭在7日龄内感染死亡率可达100%,10~20日龄时发病率逐渐降低,30日龄以后可感染但发病较轻。该病毒既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患鹅通过粪便、分泌物等污染养殖环境(饲料、饮水、用具等),健康个体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病毒,引起发病。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2)临床表现
小鹅瘟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最急性型:以7日龄内雏鹅或雏番鸭感染为主,发病前无明显症状,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死亡,且死亡率极高。病雏精神萎靡、双腿呈划水状、多器官出现衰竭,并伴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急性型:以7~15日龄的雏鹅或雏番鸭感染为主,病雏前期表现为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随后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困难、行动迟缓等症状,并伴有下痢、腹泻、口鼻处和眼角处出现黏性分泌物。发病后期出现皮下充血,全身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病雏出现双脚麻痹、身体抽搐、歪头等神经症状。急性型病程为24~48小时,病死率在70%以上。亚急性型:以15~30日龄的雏鹅或雏番鸭感染为主,常见于该病流行的后期,由急性型转变而来。病雏表现为长期腹泻,发育迟缓,病程较长。亚急性型的死亡率较低,但耐过后的病鹅生长性能受到影响。
(3)诊断方法
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进行初步诊断。利用病雏肝脾组织研磨液分离病毒,接种鹅胚原代细胞,收集培养物,进行伊红-苏木素染色,若观察到CowdryA型包涵体和合胞体即可诊断为小鹅瘟病毒感染。更为简单快速的确诊是通过RT-PCR、RT-qPCR、LAMP等分子学诊断方法。利用琼脂扩散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可进行血清学检测。
(4)防控措施
孵化场要加强消毒,防止种蛋垂直传播。1~2日龄雏鹅注射卵黄抗体是该病常用的预防手段,种鹅产前免疫疫苗可有效阻断垂直传播并可通过母源抗体保护雏鹅。一旦发病,可注射高免抗体进行治疗。
4、鹅呼肠孤病毒
(1)流行现状
近几年鹅呼肠孤病毒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死亡率也较高,这与病毒的变异重组有很大关系。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均可感染鹅,但临床上以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发病为主,危害也更严重。两者的致病性也有一定的差异,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以肝、脾、肾出现大量密集的坏死点为特征,临床上称为“鹅白点病”,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感染以肝脾出血坏死为特征,临床上称为“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2)临床表现
鹅白点病主要侵害2~4周龄内的雏鹅,患病鹅主要表现精神沉郁、瘫痪、排白色稀粪,剖检典型病变为肝脏、脾脏、肾脏有大量白色或者黄白色坏死点,发病率与死亡率与日龄密切相关,日龄越小发病越严重。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主要发生在3周龄内的雏鹅,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发育不良、软脚、聚堆,易继发细菌感染。
(3)诊断方法
鹅白点病和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病变特征均较为典型,可做出初步诊断。但临床上应与巴氏杆菌、弯曲杆菌、腺病毒等相区分,因此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可根据两种病毒的SigmaC基因设计引物,通过RT-PCR或RTqPCR进行鉴定与区分。
(4)防控措施
种源控制十分重要,种鹅可在产蛋前免疫两次疫苗,通过母源抗体保护雏鸭,防止早期感染。肉鹅可通过免疫活疫苗进行预防,目前市场上有番鸭呼肠孤活疫苗,可用于鹅的免疫。治疗时可注射高滴度的卵黄抗体,同时需要口服或注射敏感药物,控制继发的细菌感染。
三 、小结
随着我国水禽养殖规模和密度不断增大,加上开放的养殖模式、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水禽疫病变得复杂多变。病原不断变异、新病不断出现、种源性疾病和混合感染多发、疫苗缺乏这些都是我国水禽疫病防控面临的严峻问题。目前,我国水禽生产中由单一病原造成的病例较少,大多数病例为混合感染,如肉鸭细小病毒与鸭圆环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与鹅呼肠孤病毒混感等,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更为常见,这无疑增加了水禽疫病的防控难度。持续研究开发高效的诊断试剂和生物制品,不断提高水禽养殖的管理水平,建立系统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推动生产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将是解决我国水禽疫病问题的关键。
原创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禽业导刊,原文刊登于《中国禽业导刊》2024年第6期,有删改。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李玉峰,于可响,胡 峰,吕俊峰,崔雪志,秦卓明
本期编辑:魏智慧老师(微信号13939027068,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