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2025年10月份家禽病原检测数据分析

1.1 传染性贫血病毒检出率最高
10月份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检出率为29%,与9月份相比下降1个百分点。
鸡传染性贫血的核心危害是引发雏鸡严重的免疫抑制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感染后主要破坏骨髓造血功能和胸腺等免疫器官,导致鸡群不仅出现贫血、死亡和生长停滞,更会因免疫力大幅下降而极易继发大肠杆菌、新城疫等多种疾病,造成混合感染复杂化与疫苗免疫失败,最终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该病目前在鸡群中普遍存在,主要危害2-4周龄内无母源抗体的雏鸡,感染后会出现翅膀、腹部等部位皮下可见点状或斑块状出血。青年鸡和成年鸡感染后多为隐性带毒,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并通过水平传播进一步在鸡群中蔓延。
1.2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检出率上升
10月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检出率为27%,与9月份相比上升5个百分点。
10月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率上升,主要与季节转换带来的环境应激和病原特性有关。秋季昼夜温差显著增大,常超过10℃,鸡群(尤其是雏禽)易受温差应激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部分养殖户为夜间保温而减少通风,易导致鸡舍内氨气、粉尘等有害物质浓度升高,这些物质会破坏鸡的呼吸道黏膜屏障,为病毒入侵创造条件。传支病毒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蔓延迅速。10月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发生比例较高的疾病之一。
该病在10月份的发病特点主要体现在临床症状复杂和混合感染高发。根据侵害部位和毒株不同,临床表现多样: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支气管堵塞;感染肾型毒株时,病鸡排白色稀粪,肾脏肿大,死亡率高;产蛋鸡感染后,产蛋率下降,并出现软壳蛋、畸形蛋、蛋清稀薄如水等异常,雏鸡早期感染某些毒株甚至可能导致输卵管永久性损伤,形成“假母鸡”。此外,传支病毒感染后常易继发或与支原体、大肠杆菌等病原混合感染,导致病情更复杂、损失加重。
1.3滑液囊支原体检出率上升
10月份滑液囊支原体(MS)检出率为13%,与9月份相比上升8个百分点。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主要通过垂直传播(经种蛋) 和水平传播(通过空气、人员、设备等) 两种途径在鸡群中扩散,一旦感染易导致鸡只终身带菌。各品种鸡均易感,近年来白羽肉鸡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且该病在我国分布广泛。环境应激(如昼夜温差加大、鸡舍通风不良等)是诱发本病暴发和流行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其在10月份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2025年10月份水禽疾病流行态势分析
2025年10月份,牧翔禽病研究院主要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对种鸭和肉鸭养殖进行服务和调研,解决水禽养殖难点痛点问题,结合牧翔产品提供方案建议,现就10月份水禽疾病流行态势分析如下。
1、肉鸭感染新型呼肠孤病毒造成免疫抑制
鸭新型呼肠孤病毒对多种水禽均有危害,既可引发番鸭、半番鸭和鹅发生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也可导致樱桃谷鸭和麻鸭出现脾坏死病。该病导致严重免疫抑制,从而使病鸭极易继发大肠杆菌病、浆膜炎等细菌性疾病。
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在环境恶劣、天气骤变时更易暴发。各日龄水禽均易感,但日龄越小发病越急、死亡率越高,其中6-25日龄的雏鸭是主要发病群体,死亡率可达10%-30%。病毒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和污染的环境、饮水等途径水平传播,常在发病后3-5天出现死亡高峰。
感染鸭群临床表现多样,急性病例可见死鸭瘫软、嘴壳青紫;慢性病例则表现为消瘦、排白绿色粪便、瘫痪及关节肿胀等。特征性病理变化集中于脾脏和肝脏:脾脏表面有出血斑或坏死灶,随病程发展,脾脏病变逐渐加重,后期主要表现为坏死、变硬及萎缩;部分雏鸭可见肝脏肿大,表面有黄白色坏死点,法氏囊出血,并伴有胸腺肿大。
综合防控本病需多管齐下:首要的是加强生物安全,严格消毒并规范引种;其次要改善饲养管理,推行离地网上养殖和“全进全出”模式;最关键的是做好免疫预防,为种鸭和雏鸭及时接种疫苗。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病鸭,无害化处理死鸭,并对发病鸭群注射高免抗体,并配合使用驰骋奇珍颗粒+新力爽+好得快混合饮水,连续4-5天。
2、温和型禽流感时有发生
禽流感(主要呈温和型流感)在蛋鸭与肉鸭中均有发生或流行。发病诱因多为温差应激、免疫缺陷或环境管理不善,常导致免疫抑制,并诱发多种细菌性继发感染。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气候多变的秋冬季为甚。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病鸭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车辆、空气和鸟类传播。
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流泪和多种神经症状,如扭颈呈“S”状、角弓反张、侧卧、划水样动作或横冲直撞,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和排白色、青绿色稀粪。
病理变化以心肌灰白色条状坏死、胰腺灰白色坏死点为特征,部分病例出现腺胃乳头出血,肠道黏膜充血或出血,空肠与回肠可见间段性环状出血带,脑膜亦可见充血。
预防本病应以免疫接种H9亚型灭活疫苗为核心,同时加强保温、通风与垫料管理等环境控制措施,并严格落实卫生与消毒制度。
3、传染性浆膜炎危害依然较大
肉鸭浆膜炎常见于季节交替、温差大、密度高或通风不良等情形,主要侵害2~8周龄的鸭和鹅。典型病理变化为心包炎、肝周炎及纤维素性腹膜炎。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是水禽养殖中的重要传染病,常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等经呼吸道与消化道传播。
病鸭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闭目嗜睡、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绝。随后出现缩颈、歪头、头颈震颤、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后期瘫痪卧地。部分眼周羽毛潮湿粘连,形成“眼镜眼”。鼻腔流出黏脓性分泌物,导致呼吸困难,伴咳嗽、打喷嚏,排黄绿色恶臭稀粪。濒死前神经症状加重,出现角弓反张、抽搐,最终迅速死亡。
防控本病应采取综合措施: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合理密度与良好通风,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强化环境消毒;其次应科学用药,依据药敏试验结果轮换使用敏感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性;此外,建议在7~10日龄免疫接种匹配流行血清型的油佐剂灭活疫苗,以有效提高群体保护率。
推荐方案:用驰骋奇珍颗粒+新力爽+好得快饮水,连用3-5天。

11月份预测流行疾病提前做好防控工作
(1)流行疾病中的传支、支原体、大肠杆菌病、浆膜炎、禽流感等在一定时间内仍会维持在较高的发病比例。
(2)进入寒冷的阶段,要重视生物安全的防控,对5种传播途径的切断方法及时的进行调整,保证无疾病传入。
(3)关注免疫控制性疾病的抗体水平,及时的进行补免,确保鸡鸭鹅群健康。
(4)关注新毒株的禽流感疫苗的使用,及时的进行免疫,同时尽快完成2次免疫,提升特异性抗体的水平。
鸡鸭鹅病防治网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8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 微信:CC-zbs 欢迎交流)
养殖安、驰骋钙、新力爽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在路上 13838248089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http://www.jyebfz.com 中兽医http://www.中兽医.com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