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户放养家禽是目前农村主要的养禽方式之一。由于分散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养殖条件较差,加之长期以来,养殖户对禽流感的认识上存在差异,以及病毒不断变异、机体的免疫缺陷和疫苗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散养的家禽禽流感免疫密度过低或免疫失败,疫情经常零星发生,成为地方流行病,对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农村散养家禽禽流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主要防控对策,为做好农村散养家禽禽流感的预防免疫及防控提供依据。
1 农村散养家禽禽流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1.1 家禽本身的免疫缺陷
(1)幼龄禽由于免疫器官尚未成熟,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尚未健全,免疫效果差,产生抗体水平较低,一旦受感染,传播快、病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2)母源抗体的水平及干扰。母源抗体过高,接种疫苗产生抗原能被抗体中和;母源抗体过低,造成免疫空档。应在母源抗体有保证的前提下,进行适时免疫。(3)禽群中存在免疫缺陷的个体,这些免疫缺陷的个体无论如何免疫接种,抗体始终达不到理想水平。(4)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家禽个体的免疫抑制,如禽群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及一些寄生虫病等均会损害免疫系统,使机体对疫苗不能产生免疫应答,造成免疫失败。(5)由于农村散养家禽饲料单一,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使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器官发育不良,尤其是蛋白质缺乏,导致抗体产生不足,免疫细胞发育不良。(6)饲喂霉变玉米、稻谷和小麦,垫发霉的稻草在农村最常见,由此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影响免疫,可抑制’gG砚IgA合成,使胸腺和法氏囊·脾脏萎缩,导致免疫抑制之(7)管理粗放,家禽排出的粪便随处可见,禽群互相交叉感染,卫生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加之野外觅食,接触野生鸟类机会增多,使家禽处于临床感染状态或处于疾病潜伏期,在免疫空白期感染强毒,造成免疫反应低下等。
1.2 免疫程序不当
在农村生产实践中,有一些小规模养殖之的快大型肉鸡由于饲养周期短或饲养期间发病等种种原因而未能接种疫苗,有的50-150天上市的黄羽肉鸡,在上市前仅接种1-2次疫苗;一些蛋鸡开产前只接种2-3次疫苗,产蛋高峰后,未及时加强免疫,55周龄以后到淘汰前期间,抗体水平已很低。有些种鹅群、种鸭群在育成期只接种2次疫苗,开产前11月份加强免疫,产蛋期至次年5月份,期间已过免疫保护期3个多月。农村零星散养户防疫只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由于购苗禽日龄不一致,导致每月定期补免不到位,给免疫造成漏免。
1.3 免疫接种失误在免疫接种方面,由于禽流感疫苗为油乳剂疫苗,若存放温度太低会发生冻结,则产生破乳现象,大大降低免疫效果。有的疫苗从冰箱取出后,未置室温(15-250C)平衡温度即注射,疫苗过于豁结,注射后吸收不良(尤其在寒冷季节),在皮下形成硬结。夏季高温疫苗应放置冷藏箱内,假如由于工作忙乱,疫苗被阳光直射,可使疫苗失效。盲目地联合应用疫苗,使疫苗之间相互干扰影响彼此复制和免疫应答,同时随意接种或相继应用2种或2种以上的疫苗时,可能使机体对疫苗应答都有所下降,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在防疫的过程中,没有详细阅读疫苗说明书,随意改变免疫接种途径和部位,多种疫苗的联合使用产生免疫干扰和免疫抑制现象,使用连续注射器注射针头过粗、进针角度不正确,漏液及空针现象,接种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等。
1.4 野外病毒不断变异
在广泛使用疫苗的环境下,大量与抗体相对应的病毒被灭活,但其中必然还有少数的病毒能逃逸抗体的作用而得以生存和繁殖,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界存在能逃逸现有抗体的病毒就会越来越多,所以原来的疫苗效果就要打折扣,变异病毒的形成和流行会比新的疫苗研发来得更早更快。据报道,由于病毒变异的多样性,导致病毒的致病性也多种多样,即使同一亚型株对不同禽类的致病性也不同;同一分离株对不同禽类也有不同的致病性;同一亚型不同分离株对同一禽类的致病力也不一样;同一亚型分离株对同一种禽类的致病力也会随流行而增加。
1.5 生物安全环境仍有漏洞
活禽及其产品的交易频繁,病死禽随意宰杀、乱抛,污染的垫料、用具处理不当,消毒没有制度化,兽药使用不安全等原因,造成生物安全环境上的漏洞。加之大量候鸟的存在,大量野生鸟类尤其是野生水禽的存在,防疫卫生不佳的农村散养、庭养家禽和水禽湖区野外放牧的存在,使免疫家禽仍处于受野外病毒人侵的风险之中。
1.6 饲养习惯及落后的产业方式
农村散养家禽,一般春季捉苗鸡、苗鹅,夏季捉苗鸭,到秋冬季节再饲养反季节性肉禽,鸡、鸭和鹅不同品种间混养,成年鸡、青年鸡和苗鸡不同年龄的鸡混养,有时一个品种能饲养2-3批,批次混杂。随着流通,近几年番鸭在农村饲养数量有上升趋势。庭养肉鸽、火鸡、山鸡和鹤鹑等特禽也在农村出现。在湖区以放牧为主的水禽养殖户,鹅、鸭混养,种鹅、种鸭与肉鹅、肉鸭混养。病禽宰杀自食或上市交易,死禽乱抛加上集市贸易销售鲜活禽及冷冻禽产品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禽流感传播扩散的途径和机会多,给禽流感的防控带来困难,从而使疫情不断零星发生。
2 主要防控对策2.1 选择最好的禽流感疫苗
应从国家批准公布生产禽流感灭活苗与基因工程苗的厂家采购疫苗。虽然目前有资格生产疫苗的广家生产的禽流感疫苗基本上是合格的,但由于种毒、技术与工艺水平和所需原材料标准不同,疫苗质量也有差异。但其中一些厂家在合格标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生产的疫苗免疫效果要比其他厂家的好得多,所以,如能不断地选择好的厂家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其抗体水平是大不一样的。
2.2 选择较为科学的免疫程序
虽然很难制订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免疫程序,但应当根据农村散养家禽禽流感的流行情况、流行病毒的毒株、抗体监测的水平与动态,结合实际制订适合本地区的免疫程序进行科学免疫接种。在免疫效果不很理想的情况下,需做到的就是要增加接种疫苗的次数与频率,随着日龄的增长,同时适量增加每次接种疫苗的剂量,保持家禽抗体在较高的水准上,从而确保禽群的安全。
紧急接种:发生疫情时,应根据流行的病毒,有针对性地对受威协区域的所有家禽进行1次强化免疫,最近1个月内已免疫的家禽可以不强化免疫。
免疫方法:各种疫苗免疫接种的方法和剂量按相关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2.3 严格生物安全措施
生物安全特别是养殖业生物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环境、饲养模式与环境、疾病的防控、产品加工与销售等。在农村,由于养殖户的思想认识不一致,认为防控禽流感只要用疫苗防疫就万事大吉,而忽视了对生物安全方面的关心和实施。从农村实践来看,在免疫接种的同时,配合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还是有必要的,尤其在每年的秋末至初春这段时间更加重要,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有效措施以减少病毒进人禽群的机会。
(1)定期消毒:首先清理污物、粪便、饲料和垫草等,对地面和各种用具等彻底冲洗,并用水洗禽舍,对所产生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圈舍、场地可采取消毒液喷洒的方式消毒,水禽养殖场的场地应铲除表土作深埋、发酵,粪便等污物作深埋、堆积、密封发酵或焚烧处理。发生疫情的农户第一周每天消毒1次,以后每周消毒1次,平时预防消毒,每周消毒1次。
(2)病死禽及粪便、垫料的无害化处理:病死禽不应乱抛,应作深埋处理,深埋点应远离居民区、水源和交通要道,坑的覆盖土层厚度应大于1.5m,坑底铺垫生石灰,覆盖土前再撒一层生石灰,用土覆盖与周围持平。粪便、垫料应在指定地点堆积,20℃以上环境条件下,密封发酵至少42天。
(3)防疫过程中废弃疫苗的处理:兽医人员在接种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防疫操作规程,向外排空气时,应用消毒棉球封住针头,将疫苗排在棉球中,未用完的疫苗及空瓶、用过的棉球应集中焚烧,禁止随手乱抛,污染环境,使用过的针头、注射器应煮沸消毒。
(4)新购进的苗禽应隔离饲养:新购进的禽免疫抗体如何,是否处于发病潜伏期,是否染疫禽都是未知数。因此对新购进的禽应隔离饲养,后经接种确认健康,方可并群饲养。(5)集市购鲜活禽及冷冻禽产品的处理:从近几年发生的疫情来看,活禽贩运和冷冻禽产品的交易与疫情传播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关系,所以购进的鲜活禽宰杀及冷冻禽产品的加工处理应当科学规范,减少病原传播。
2.4 实行圈舍或网养,鸡与水禽分开饲养
由于农村居住相对集中,每户一个圈舍,只供家禽夜晚休息、避雨雪之用,白天几户以至十几户禽在一起混养,因免疫层次不同,拒防漏防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每户必须实行按批次、品种封闭圈养或网养,以减少禽群互相感染的机会。由于水禽(鸭、鹅)流感病毒主要是嗜肠道型,其复制主要是在大肠而非呼吸道,因此,病毒能以高滴度从粪便中排出而污染水域及其饲养场所。另外,水禽中尤其鸭是禽流感病毒巨大的储存库,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和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故鸡与水禽分开饲养是有必要的。要加强饲养管理,在实行网养或圈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禽群的实际情况,科学配制饲料,科学饲喂,同时建立健全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和科学的饲养制度,加强管理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农村有条件的乡、村,可改散养为家禽规模健康养殖小区饲养,实行规模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是农村家禽养殖的方向。
2.5 及时发现病例,淘汰销毁疑病禽群
及时发现病例非常重要,在农村,家养几只禽发病被认为是无所谓的事,私自宰杀食用或随意抛弃现象常见。应养成一个病禽报告制度,及时向所在村(居)动物防疫员报告,并上报镇级兽医站。由于临床症状和剖解病变差异较大且无特征,故多年来禽流感的确诊一直依赖于病毒的分离鉴定。分离病毒以采集气管和泄殖腔拭子为佳,死亡采集组织样品以气管、肺、脾及大肠较适宜。在农村基层,应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中临床诊断指标。急性发病死亡、脚鳞出血、鸡冠出血或发组、头部水肿、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广泛性严重出血、明显的神经症状(适于水禽),符合临床诊断指标1,且有临床诊断指标之一的,可判定为临床怀疑。一旦出现几只可疑病例时,就必须下决心及时淘汰销毁疑病禽群,采取综合性扑灭措施和方法,严格控制病原扩散。
紧急控制:一旦发现疫情,应迅速上报并及时作出准确诊断,按禽流感防控规范立即采取控制及扑灭措施,全群淘汰,进行烧毁或深埋,彻底消毒场地和用具。
2.6 开展血清学监测定期开展血清学监测,制定本地免疫效果监测方案,及时了解家禽群体免疫状况,按《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NYM96一2004)》的要求,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血清抗体,HI抗体滴度大于41og2时,判定为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的家禽占免疫家禽总数的比例不应低于70%。通过血清学监测,可及时分析农村散养家禽集中免疫的质量,对评价免疫抗体水平和免疫合格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定期血清学监测,对疫苗的选择、疫苗免疫效果的考察、免疫计划的执行、免疫抗体的综合水平和免疫合格率的有效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血清学监测,还可以准确掌握疫情动态,根据免疫抗体水平科学地进行综合免疫预防。
3 分析与讨论
综上所述,农村散养家禽存在饲养品种、批次混杂,鸡、鸭和鹅混养,集市的流通、交易和消费等环节不规范、不科学,加之饲养分散,管理水平低下,养殖条件差,缺乏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农户对禽流感认识水准不同,落后的产业方式和饲养习惯,饲养管理粗放,及病毒的变异、机体的免疫缺陷、免疫程序及疫苗方面的缺陷等,是造成禽流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充分认识对农村散养家禽禽流感预防、控制和根除的重要性,必须定期对易感鸡场、鸡群及以放牧为主的水禽养殖规模场进行血清学监测,建立健全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和科学的饲养制度,严格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易感禽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免疫接种为主,改散养为家禽规模健康养殖小区饲养,对感染禽以及处于感染高风险的家禽采取迅速、人道的扑杀销毁和彻底消毒、封锁、疫情监测等综合防控措施。
预防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的消毒模式:
1、净化养殖环境:分别用驰骋一片净或碘无忧,每周3定期消毒一次,即可达到净化养殖环境目的。经过数百家养殖企业使用证明:选用驰骋碘无忧,消毒效果好!对多种病毒、细菌、真菌有效率达93%-98.5%。
2、杀灭蚊蝇:每半月用驰骋蚊蝇一喷净或特制蚊虫一扫光,喷雾一次,即可减少舍内蚊蝇等传播媒介的滋生。
鸡鸭鹅病防治网 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7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 个人微信:CC-zbs 欢迎交流)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bj
养殖安880、蚊蝇一喷净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 13838248089 博客: http://lyrswcl.blog.163.com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www.jyebfz.com 中兽医 http://www.中兽医.com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