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一、生理和免疫
1、体温:体内部的温度,通常以直肠温度作为家禽深部体温的指标。禽类正常体温为:鸡39.6~43.6℃;鸭41.0~42.5℃;鹅40.6~41.3℃;鸽41.3~42.2。环境温度,肌肉活动,生殖状态和昼夜变化等对体温都有一定影响。
2、呼吸:机体和细胞与周围环境的气体交换,主要是吸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通常所谓的呼吸是指胸廓的呼吸动作,包括吸气和呼气。家禽每分钟呼吸次数是:鸡22~25;鸭15~18;鹅9~10。
3、血浆:血液的液体部分,即除去血细胞后的血液,为一淡黄色透明的液体。
4、血清:血浆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液体。流出体外的血液,会发生凝固,接着血块收缩,淅出淡黄色而透明的液体即为血清。
5、抗血清:含有某种疫病抗体的血清,又称之为阳性血清,可用于诊断疾病。
6、抗原:凡能激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或(和)细胞免疫,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相结合的物质。与禽病有关的抗原有: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毒素等)、寄生虫(球虫病等)。
7、抗体:机体内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所合成的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与相应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微生物失去致病性,故对机体有利。
8、免疫: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机体依靠这一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如细菌、病毒等)。免疫一般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如抗感染免疫,但有时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变态反应。
9、免疫应答:指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免疫应答常与免疫反应同义,也有只将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之间发生的反应叫免疫反应。
10、免疫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下降或不作出反应。主要是由于疫病(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破坏了免疫系统,或是由于毒素、应激等降低了免疫反应的能力。
11、体液免疫:存在于体液(如血清、淋巴液、组织液)中的抗体所引起的特异性免疫作用。它和细胞免疫是相辅相成的。
12、细胞免疫:与细胞介导免疫同义。由T淋巴细胞介导,作用对象是带有异物抗原的细胞,如带胞内菌的巨噬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当T淋巴细胞与抗原初次相遇时即发生分化和分裂,成为致敏淋巴细胞。以后再遇同一抗原时,或T细胞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形成局部炎症,加强巨噬细胞杀死病原微生物的功能;或杀伤性T细胞直接作用于靶细胞将其杀死。
13、主动免疫:又称“自动免疫”,是机体对抗原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可分为天然自动免疫,即疾病恢复后或隐性感染后而获得的免疫;人工自动免疫,即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
14、被动免疫:机体借输入由其他免疫个体所产生的抗体、淋巴细胞或它们两者而被动获得的免疫,维持时间比较短。可分为天然被动免疫,即母鸡的抗体经蛋传递给新生雏鸡,又称母源抗体;人工被动免疫,即将免疫物质(如抗血清、抗毒素等)注射入体内,使机体获得免疫力。
15、血清型:生物分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包括亚种)、血清型。用血清学方法将种或亚种细分为血清型,这是靠抗原的特征辨别的。许多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等)都有几个血清型。所以这些疫病有几种不同血清型的疫苗。
16、交叉保护:同一血清型内各个毒株与其对应的抗体之间有相互保护作用,这是制造疫苗的理论基础。各个毒株间的交叉保护率不同,这是选择疫苗的理论根据。
17、疫苗的保护率:将20只鸡分为两组,一组接种疫苗,另一组不接种,作为对照组。接种3周后用强毒攻击,对照组死了9只鸡,而接种组只死了1只。存活的9只中有1只即使不接种疫苗也不会死(由对照组得知),所以这种疫苗的保护率为80%。
18、效价:亦称“滴度”,指微生物(特别是病毒)或抗原与抗体等活性高低的指标。一般以显现反应的最高稀释度来表示,常用来表明感染力和测定一定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常用的病毒效价表示法有“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病毒稀释度倒数的对数,例如稀释度为10-7.8/1ml,LD50=7.8/1ml);“半数感染量”(ID50);“半量鸡胚感染量”(EID50)等。例如,有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每瓶1000头份,内含病毒105EID50。常用的抗体效价表示法有“红血球凝集抑制(HI)”效价,即能将8个单位病毒物质凝集红细胞作用完全抑制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的倒数的对数,例如稀释度为2-8,HI效价为8log2。
19、网状内皮系统:这是功能性的名词而不是解剖学上的名词,指机体的保卫功能,尤指吞噬细胞清除体内的异物或废物的功能。这些吞噬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枯否氏细胞、网状细胞、单核白细胞、垂体和肾上腺血窦壁上的细胞等。
二、病理
1、炎症:机体对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刺激所发生的反射性防御反应,这种反应主要通过被作用的局部组织表现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其影响可以涉及到整个机体,表现为白细胞增多和体温升高。按炎症经过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按病变的性质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卡他性炎、出血性炎、过敏性炎、肉芽肿性炎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有时可通过淋巴或血液播及全身,引起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2、卡他性炎症:一种不引起组织破坏的粘膜的渗出性炎症。分泌物是一种粘稠的液体,其中混有不同数量的炎性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
3、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因毛细血管、小动脉或小静脉扩张而充满血液的现象。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大类,动脉性充血简称为充血,静脉性充血亦称淤血。生理性充血见于运动;病理性充血见于炎症的早期。
4、出血: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外出至组织间隙、体腔或身体表面。原因分为两种:心脏或血管壁破裂出血,称为破裂性出血;毛细血管和细静脉壁通透性增高的出血,称为渗出性出血,常见的内脏出血就属于这一类。出血能引起局部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
5、水肿:细胞间液积聚而发生的局部或全身水肿等。水肿发生于体腔内,通常称为“积水”,如心包积水、腹水等。由于心脏、肾脏和肝脏等器官有病而发生的水肿,分别称为“心性水肿”、“肾性水肿”和“肝性水肿”。发生水肿的原因,主要由于血液或/和淋巴循环回流不畅,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下、肾脏和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等所致。
6、变性:组织和细胞因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物质代谢障碍,出现一些质或量与正常不同的化学物质,并伴有一定形态的变化。变性时细胞功能降低,但仍保持其生活能力。实质细胞的变性,有脂肪变性、水样变性等,当病因除去后代谢恢复正常,形态结构亦随之恢复。间质细胞的变性,有玻璃样变性、粘液样变性、纤维蛋白样变性、淀粉样变性,病因除去后不能恢复。
7、萎缩: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缩小的过程。萎缩时器官发生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量减少。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机体的某些器官(如法氏囊、胸腺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萎缩称为“生理性萎缩”;由于疫病、营养不良等引起器官萎缩,称之为“病理性萎缩”。
8、坏死:机体内局部组织的死亡。原因可分为:(1)局部血液供应不足;(2)微生物或寄生虫和它们的毒素的毒害作用;(3)高湿、寒冷、放射线、强酸和强碱等理化刺激。根据坏死后组织的形态,分为三种:(1)凝固性坏死:组织坏死后凝成固体,如脏器上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灶;(2)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变成液体,如化脓灶中的脓液;(3)坏疽(发生在四肢或某些与外界空气相通连的内脏,如肺、肠等,坏死组织外观呈黑色)。
9、溃疡:皮肤或粘膜坏死脱落后形成较深的上皮组织缺损。
10、增生: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数量增多的过程。如细胞坏死后,修复过程中的细胞再生,肿瘤则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增生。
11、贫血: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症状为苍白、头昏、乏力、心悸。病因有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
12、败血症:细菌或真菌侵入血液引起严重全身症状的疾病。病菌可由体表或体内病灶侵入。主要症状有发冷、发热、皮肤或粘膜有出血点、肝脾肿大等。治疗应采用大剂量敏感的抗生素。
13、酸中毒:正常机体内体液的酸碱度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pH值约为7.4。如果酸性物质积聚过多或碱性物质大量流失,酸碱平衡被破坏而发生酸中毒,可分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两种。
14、感染: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体内生长繁殖,导致机体的正常功能、代谢、组织机构受到破坏,引起组织损伤性病变的病理反应。如无明显症状,则称为“隐性感染”,感染后又表现出临床症状称之为发病。
15、综合征:同时出现的一群症状,代表一些相互关连的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但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常可出现于几种疾病或由于几种不同原因的病所引起。
三、环境卫生
1、消毒:用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杀灭病原体的措施。常用的方法有:曝晒、煮沸、高压蒸汽、紫外线照射、超声波、药物消毒等。
2、灭菌:杀死物品中或体外环境中一切病原菌和非病原菌的措施。根据物品的耐热性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物理的(如干热灭菌法,加压蒸汽灭菌法和紫外线灭菌法等)和化学的(如酒精、碘酒和石炭酸)等两大类,近来还采用生物学方法,如利用噬菌体等。
3、氨: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重0.6。氨发生气味的低限为5PPM;15PPM时,人即感受刺激而不适;25PPM时人的眼睛就会流泪。禽舍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量为20PPM。禽舍中氨的来源主要是厌气菌分解破蛋与粪便中含氮化合物所产生。为防止氨浓度过高,破蛋不可扔在舍内,经常清粪,加强通风。
4、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一般用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克数来表示,例如在20℃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17.3克。
5、相对湿度:定义为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密度的百分比值。由于在温度相同时,蒸气密度与蒸气压强成正比,故相对湿度也等于实际水蒸气压强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强的百分比值。相对湿度越低,水分蒸发得越快。
四、营养
1、维生素: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已知的20余种维生素,大致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等,后者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胆碱等。
2、氨基酸:一种含有氨基的有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在营养上的作用是不能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其它养分代替,必须由饲料供给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完全蛋白质。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和数量不能满足正常生长需要),有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甘氨酸11种;非必需氨基酸(体内合成数量很多,或对它的需要量较少,不必由饲料供应也能保持正常生长育)有丙氨酸、丝氨酸、天氡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酪氨酸和半胱氨酸等。
3、微量元素:指在动物体内的含量不足万分之一的元素。有14种微量元素,即铁、碘、锌、锰、钴、铜、钼、锡、硒、铬、镍、硅、氟和钒。由于参与机体新陈代谢,每天都要消耗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食物中分布广泛,一般都能满足机体需要,只有在特殊生理和病理情况或地方性缺乏时才能引起缺乏。例如用在缺乏硒的土地上生长成熟的玉米作饲料就应补充硒。应注意某些微量元素摄入过量时会引起中毒。
4、钙:在营养上为必需的常量矿物质元素之一。在生长幼禽,钙是形成骨骼的主要原料;在成年母鸡,钙的主要功用是形成蛋壳。血浆中钙离子对维持神经和肌肉组织的正常功能起主要作用。血钙浓度过高时能抑制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反之,则增强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钙离子也是血液凝固作用所必需的。幼禽需要量为饲料的0.8~1.0%;产蛋鸡为2.7~3.7%。
5、磷:在营养上为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主要作用是参与能量代谢;构成磷脂,进而与蛋白质结合,构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核酸辅酶的组成成分之一。在代谢过程中,特别是形成骨骼时,与钙密切相关。它们在饲料中应有一定比例,幼禽钙磷比以1~2∶1为宜;产蛋禽4~5∶1为宜。
五、数理统计
1、相关系数:概率论中表示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联系程度大小的一个量,其绝对值在0和1之间。两者线性联系程度愈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就愈接近于1。当两者的变化为同一方向时,相关系数为正,反之为负。
2、正态分布;描述随机现象的一种最常见的分布,其曲线有点像寺庙里的钟,计算公式为y=1σ2πe-(x-α)22σ2(σ为标准差,π为园周率,e为自然对数之底,α为数学期望)。当α=0,σ=1时,相应的正态分布称为“标准正态分布”。一般讲,如果研究的某个量是彼此间相互独立的大量偶然因素所影响,并且其中每一个因素在总的影响中只起着很小的作用,那么这个总的影响所引起的数量的变化,就近似地服从于正态分布。
中药汉方+微生物保健---养殖安(体液酸碱平衡,无抗养殖首选)-高效复方杜仲山楂散+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含酵母细胞壁)+益生元 (寡糖),国家一类新型功能性添加剂。家禽根源性保健, 解除肝胆负担,清肝热、解肝毒、舒肝经、养肝血,从而促进肝代谢、促进肝发育、提升肝功能。彻底摆脱肠道疾病的困扰!优化蛋禽产蛋性能,增加蛋重。让鸡鸭鹅变的不再难养!养殖安是畜禽肠道保护专家!养殖安是种禽肠道粘膜吸附剂!养殖安 是家禽消化系统疾病全面解决专家!更多使用案例可直接登www.中兽医.com官网进行查阅,养殖安880---绿色无抗健康养殖的倡导者;欢迎致电魏老 师13939027068,或拨打我们的产品顾问电话13838248089 (成龙),绿色养殖,安心赚钱,用心服务,成就你我!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