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分享:
蛋用型金锭鸭麻鸭近些年在国内的存栏量很大,是提供咸鸭蛋、松花蛋的源头养殖产业,在畜禽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尚存在很多值得改善提高的地方,下面就个人长期与一线养殖接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品种的来源和目前的生产现状
金锭鸭麻鸭原产于福建漳州地区,后北方很多地区引种饲养。现阶段北方地区的鸭苗主要来源于河北、山东等地区。是目前国内产蛋性能最好蛋用型鸭,且对南北气候适应能力最强的品种。
北方地区水域资源匮乏,大部分为“旱养”,客观条件有很多无法跟南方相比。比如南方的全年温差较小,更适合散养,所以南方的鸭舍相对比较简易。反观北方要应对四季温差的变化对棚舍结构的要求要相对苛刻一点。南方鸭在散养的过程中除了饲料外还可以在稻田中能寻觅到鱼虾之类的高质量蛋白,这是北方所不具备的。所以北方养鸭不能完全复制南方的模式,但现实中北方大部分的鸭棚极为简易,在遇到极寒极热的气候时,散养鸭每天都要应对高低起伏的温差变化,应激频发,对抗病能力有极大的挑战。
金锭鸭麻鸭年目标产蛋枚数可以达到300枚左右,生产周期基本可以像商品蛋鸡一样持续一年半以上。现实中大部分的蛋用型麻鸭从春节后接收青年鸭,饲养两个月左右产蛋,一般在夏季来临前上高峰,大多高峰难以持续两个月,再遇到夏季高温天气,很多鸭场不具备水域和降温设备,产蛋下滑是必然的。进入秋季后,部分鸭可能产蛋恢复一些,但大部分蛋鸭产蛋都不足七成以上,所以在秋季后或者年底就淘汰。反观整个产蛋期不足半年。麻鸭的生产性能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养殖户只能依赖高行情(蛋价在5元以上)才有盈利的可能性。
再者,鸭蛋的销售需要集中外调,需要当地有实力的经销商去协调处理,不像鸡蛋属于大众消费,普通养殖户可自行在当地出售。蛋鸭养殖户必然要依赖当地调蛋经销商,就容易形成“绑定销售”或“垄断销售”(比如饲料和动保产品),自我选择的余地较少,难以形成产业竞争和技术进步。
(二)日常管理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1)饲养密度大、棚舍简易、饮水环境恶劣是北方养鸭的现状,尤其在青年鸭的饲喂中尤为凸显。北方大部分是垫料平养,也有部分是架养,但大部分鸭棚都不配备风机且棚低矮。遇到阴雨雪天气,鸭舍内空气不对流,导致地面湿潮,密度过大,像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流感、黄病毒等频发严重。
2)目前麻鸭的养殖中无论青年期鸭还是产蛋期鸭,大部分是全天候光照,理由是害怕闭光后夜里惊吓扎堆。没有科学合理的光照程序指导,导致青年鸭性成熟过早、抗病力下降、影响骨骼发育。开产后双黄蛋的比例大、脱肛鸭多、啄毛现象严重、容易惊群应激,难以维持较长的产蛋周期。
3)由于管理和营养方面的缺失,导致啄毛现象严重,所以金定麻鸭在整个生产周期内至少要做一次断嘴(鸭的养殖多为开放式散养,理论上是不用断嘴的),应激非常之大。个人认为控制好密度、合理的光照和全面的营养,这个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三)疫病防控和疫苗免疫的问题
1)种鸭方面疫苗的接种和疫病的净化根本无法跟商品蛋鸡和肉鸡相比,所以导致在商品阶段垂直传播的疾病非常之多,危害较大有沙门氏菌、浆膜炎、圆环病毒、鸭呼肠孤病毒、鸭病毒性肝炎、鸭细小病毒等。
2)防疫程序混乱,主要表现在防疫疾病种类缺失和灭活苗的防疫次数不够。像鸭瘟、细小病毒、黄病毒、流感等在青年期防疫缺失严重,甚至根本就不防。禽流感应该在开产前至少注射三次以上,实际中大部分鸭场仅在开产前打一次。基础免疫不够,会使开产后抗体均匀度不够,维持时间很短,为疫病的防控增加难度。
3)防疫时为了图省事将多种疫苗集中一次免疫(常见有鸭瘟、黄病毒、流感),甚至断嘴和防疫一次搞。试想鸭子在受到切嘴应激后,疫苗的应答能好吗?多种疫苗一次免疫有没有相互干扰的可能?
4)灭活疫苗单次注射的剂量过大,比如像流感疫苗大部分鸭场单次注射剂量都在1毫升。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即徒增了成本,也让注射部位吸收缓慢且应激很大。
5)养鸭产业中是劣质、假冒兽药的重灾区,很多养鸭户是缺乏品牌意识的,像低质多维、脱霉剂、无批号的化药和几元钱一公斤的中药制品泛滥。一旦疫病爆发,伤亡十分惨重。
(四)饲料营养方面的问题
商品蛋鸭的饲料营养参考指标是没有行业规范的,大多饲料企业都是为了迎合客户而生产,鲜有人真正去考虑鸭的营养需求。市场上2000多元的青年料、3000多元的产蛋期料,大家脑补一下,里边能实实在在给你加多少豆粕、多少玉米?这也是蛋鸭难以达到产蛋高峰、产蛋周期短、抗病力差、淘汰体重小的根本原因。
1)青年鸭的饲喂根本无标准可言,饲喂的饲料五花八门、随心所欲。像碎玉米、麦灰、食品下脚料、泔水等,有什么就喂什么。更谈不上随着日龄的变化进行限饲或者调整饲料配方,因为根本就吃不饱,也吃不好。因为商品鸭场采购青年鸭时,不看体重和骨骼发育,只看羽毛和外观,所以助长了青年鸭饲喂的粗放。
2)产蛋鸭的料按标准来说,应该要比产蛋鸡料略高才对。因为鸭作为放养禽类,要完成跟蛋鸡一样的生产指标,所消耗的营养要高于产蛋鸡。标准的产蛋鸭料至少要加30%左右的豆粕和2%左右的豆油才能满足整个产蛋期的营养需求。这样的产蛋鸭高峰料在市场中基本不存在,除非你自己配,但销售鸭蛋将成为难题。很多蛋鸭养殖户养殖观念落后,也意识不到问题的所在。
结语: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都会遇到瓶颈,总有人会为之买单。对于当前的蛋鸭行业现状来说,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可以突围改变的,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和付出一定的惨痛代价,才能幡然醒悟。我们期待行业觉醒,能真正站在养殖端的角度去改善发展,赚钱的同时能引领行业的进步。
鸡鸭鹅病防治网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8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 微信:CC-zbs 欢迎交流)
养殖安、驰骋钙、新力爽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在路上 13838248089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http://www.jyebfz.com 中兽医 http://www.中兽医.com
发表评论共有1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