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期饲养管理:育雏期时间为1-3周龄。
提前提升育雏舍内的温度,温度标准应达到33-35℃。如是地面平养,温度计应悬挂在离地面15cm处,地面要铺垫稻壳;如是网养,温度计应悬挂在网底附近,温度计红色水银头在网底下2-3cm,升温至手触网底感觉温和。
第一天:
温度要掌控好,在保温的同时不要忽略湿度的影响。因为影响卵黄吸收的主要因素就是温度和湿度,要做到合适的温湿度,做到“看鸭施温”(雏鸭分布均匀,整个鸭舍无聚堆现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即温度适中;若出现聚堆则说明是温度低;若出现远离火源或张口喘呼则说明温度过高。)第一周的湿度保持在65%左右(湿度过大则表现雏鸭羽毛湿漉,鸭舍憋闷易缺氧;湿度过小则表现鸭舍尘土飞扬,干燥,雏鸭绒毛易脱落)。
“早开水,晚开食”。
开水要早,雏鸭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因为雏鸭在孵化过程中耗尽了体内大量的水分,同时加上长途运输,水分缺乏严重,所以初饮对雏鸭相当重要。初饮最好在出壳24小时内进行,最多不超过36小时。同时为了补充体力和利于胎粪的排除,最好保证饮水为温开水,且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补充体力)和“双效黄芪”(疏通肠道)。(注意:葡萄糖不要长期添加,一般饮用4小时左右即可,因为葡萄糖会影响卵黄的吸收。)为了增加雏鸭体质和本身的抗病力,在饮水中加入“优免”,配合“新泰瑞”有特效。帮助雏鸭开水:将雏鸭的喙接触到开口水,然后将雏鸭放在水槽边,重复几次即可。
开食要晚,一方面保证雏鸭的充足饮水,另一方面要疏通肠道,将胎粪排净。开食一般在开水4-6小时以后,准备开食盘。饲料要少添勤喂,保证饲料新鲜,一般一天要添加7次左右。预防因饲料霉变造成的曲霉菌毒素中毒。
注:孵化场在雏鸭出壳第一天已经肌肉注射“小鹅瘟—三周病二联苗”。
第二天:
掌控好温度湿度,温度在33℃,看鸭施温。
饲料要少添勤喂,次数在6次左右。同时肌肉注射“肝白点”疫苗,为了提高疫苗效价,建议在疫苗中添加“头孢曲松钠”、“特制板青颗粒A”。饮水中加“生命核能”、“优免”,“新泰瑞”拌料。
第三天:
掌控好温度湿度,温度在32℃,看鸭施温。
饲料要少添勤喂,次数在5次左右。注意观察鸭群,登记好死亡数量,并查找死亡原因,及时就诊。饮水中加饮水中加“生命核能”、“优免”,“新泰瑞”拌料。
第四天:
掌控好温度湿度,温度在31℃,看鸭施温。
饲料要少添勤喂,次数在5次左右。注意观察鸭群,登记好死亡数量,并查找死亡原因,及时就诊。饮水中加饮水中加“生命核能”、“优免”,“新泰瑞”拌料。
第五到七天:
掌控好温度湿度,温度在30℃,看鸭施温。
饲料要少添勤喂,次数在5次左右。这一时间段是小鹅瘟、肝炎的高发期,因此要特别注意这些疾病的发生,预防是关键,饮水中加入“特制板青颗粒A”。
第八、九天:
掌控好温度湿度,温度在28℃左右,看鸭施温。
饲料要少添勤喂,次数在4次左右。预防大肠杆菌浆膜炎,“双明星”或“新力培”肌肉注射。
第10-12天:
掌控好温度湿度,温度在28℃左右,看鸭施温。
饲料要少添勤喂,次数在3次左右。这一时期,大肠杆菌、浆膜炎、三周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因此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此类疾病的发生,在饲料或饮水中中加入“好得快”“新立喜”或“养殖安880”、“正卫健”集中一次吃完。
第13-14天:
掌控好温度湿度,温度在27℃左右,看鸭施温。
饲料要少添勤喂,次数在3次左右。由于前期用药比较多,体内残留药物毒素比较多,因此在此段时间内应用排毒、保肝护肾药物进行排毒,在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阿司匹林粉”或“新力爽”。
第15-17天:
掌控好温度湿度,温度在27℃左右,看鸭施温。
饲料要少添勤喂,次数在2次左右。此段时间常发肠炎类疾病,常常造成鸭拉黄色或黑色稀便,内有没消化的饲料,常导致饲料转化率低,增加生产成本。在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新泰瑞”配合“养殖安”、“正卫健”使用效果更佳。
第18-21天:
掌控好温度湿度,温度在27℃左右,看鸭施温。
饲料要少添勤喂,次数在2次左右。此段时间注意前期疾病影响导致的三周病的复发现象。用药可参照上面用药方法。
注意事项:
1、养殖番鸭的关键在于前三周,因此前三周必须要管理好。
2、三周以后要随时注意大肠杆菌、浆膜炎、肠炎的发生,定期进行预防。
鸡鸭鹅病防治网 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7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 个人微信:CC-zbs 欢迎交流)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bj
养殖安880、蚊蝇一喷净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 13838248089 博客: http://lyrswcl.blog.163.com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www.jyebfz.com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