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惠孝鑫 (河北康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级兽医师)
中药又被称作中医用药,是我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在我国古籍有着“本草”之称,因其“固本培元、调理机体、副作用少甚至无副作用”等功效和特点,近年来,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这无疑为中药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使得中兽药的发展成为可能,将中草药用于畜牧业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残留少,而且没有耐药性。
兽药制作责任重大,对科技含量的要求很高,其研发的挑战性也很大,目前,中国做中兽药的企业很少,中国高级兽医师在企业工作的更是屈指可数,河北100多家中兽药生产企业中,具有高级兽医师的只有四家,此外,中兽医真正做门诊也非常少。北京在2013年成立中兽药联盟就是基于这些原因。

中药、西药的不同之处
西医研究微观,中医研究宏观。
西医诊治疾病,讲究局部着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中医则不然,在诊断疾病时,讲究整体把握,即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机体阴阳平衡了则邪不能入。无论人或动物,只要体内阴阳平衡就是健康的。中药通过调理阴阳、脏腑平衡,来调节机体,比如拉稀,在中医看来就是肠道内失去平衡,能将内部调节平衡,就平安无事了。
西医讲究药理,中医讲究对象。
春夏秋冬季节不同,中药的药方也不一样;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开药也不一样。西医所说的病毒,在中医中被叫作邪气,中医理论不讲究杀病毒,而是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讲究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解暑、清瘟败毒、凉血败毒。比如中暑,是外部热气侵入体内导致头晕恶心。
中、西医在治疗理念和方法上也有很大区别。如西医是讲究用西药直接杀灭细菌、病毒;中医是根据阴阳五行理论,进行综合调理,使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机体正气达,则病邪自然清。中药的奥妙在于综合调理和靶向性,如治疗肝癌,用蛇毒治疗,再用一种药把蛇毒引导肝脏,直接治疗肝病;治疗肺癌,就有另一种引药,这就是民间俗称的药引子。引经药,即通过经络把治疗药物引导肝脏、肺部,或者直肠等器官。中医学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
在治疗效果上,中西医快慢有别。西药也被叫做化学药,其成分对细胞壁、细胞核、细胞液产生影响,或穿透细胞壁,或抑制细胞核,继而杀死细菌、病毒细胞。所以,用西药针对癌症进行化疗,好坏细胞都杀。中药治疗之所以慢,因为中药按照五脏六腑和阴阳平衡的原理起效,是调动机体的功能,挟正祛邪,并不直接杀细胞。
中兽药可解决药物残留难题
中国畜牧业发展要将确保产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包括牛奶和其他畜牧产品的安全,这是“高压线”。目前,国家对蛋鸡禁止使用抗生素及其他一些容易造成机体残留的药物,非食用养殖动物体内抗生素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将来中国对抗生素使用会逐步减少。
药物残留对生产环节影响极大,如酸奶靠酵母菌发酵,抗生素若把酵母杀死了,就无法发酵。所以一罐牛奶,只要有一滴牛奶里含有抗生素,整罐牛奶就全部报废。制作奶粉也不能有药物残留,国家对奶粉检测也很严格,药残万分之零点几都不行。有的生产线工人没有及时换手套,就去做下一道工序,就能检测出残留的药物成份。
现代检测手段让药残留无处藏身。将药物残留降低到可忽略甚至没有的程度,这就是中兽药的价值所在。
相对来说,中药残留极少,不产生耐药性。其中,中草药则更好。中草药50%都能够直接食用,比如薄公英、马齿苋、大青叶、紫苏叶等,存在药残的可能性极低。中草药中有害的草药没有几个,如马钱子草药里的中药,经过炮炙毒性相对特别小,巴豆,清肠道、泻寒滞、解毒疗疮,毒性也特别小。
疾病爆发是养殖业的大敌
现在禽类疾病很多,大多都是病原性疾病,具有专业性和排他性等特点,比如禽流感,只有禽类有,其他动物不得这个病。
机体有两个免疫系统,一个是体液免疫,另一个是细胞免疫。人三岁以前是体液免疫,即孩子出生时候从母体带给孩子体液免疫。而细胞免疫只是后天自身免疫。
鸡出生三周以前,体液免疫能力特别好,大了以后依靠细胞免疫。所以,人如果患了感冒,吃药能医好,不吃药一周之后也差不多会自我痊愈。原因就是我们机体免疫系统自动产生免疫细胞,就是所谓抗体。
生活中,得病毒性疾病不可怕,可怕是得继发感染。对于病毒性疾病由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抗病毒药,目前西药没有治疗药物,只有抗菌药,缓解症状、治疗继发感染,抗病毒只能靠中药。
并发症、继发感染是两个概念,并发症是本来就有疾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因为其他病而复发。继发感染是本来没有的疾病,因此冒出一个新的疾病,比如咳嗽容易发生咽炎。
还有一个问题,养殖动物越多,爆发疾病可能性也越多,这是相对的,也是必然的。比如五号病,也叫口蹄疫病,偶蹄(即双蹄)动物就容易得这个病,单蹄不得这个病;羊过去很少得病,现在羊得病特别多。西药目前就没有疗效,就得靠中药突破。
中兽药在鸡的养殖中的作用
现在中国整个食品安全都可以追溯到源头,在今后养殖过程中,抗生素不会保持在目前的使用状态。但现在养殖行业对中兽药使用还重视不够。如今,养殖业规模化、集团化的步伐加快,要保证养殖业的正常发展,首先是做好疫苗,其次是饲养方法要科学合理。过去兽用中药都是大牲畜的药方,在禽类方面研究较少,其用药、剂型和工艺等方法都需要好好摸索。
传统养殖模式
禽类患病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大的集团化养鸡企业,一栋鸡舍投入50万元,养2万只鸡。上水上料都是通过机械完成,只有一个员工进行巡视,对鸡粪都采用发酵等氨化设备处理,一年才进行一次。
在规模化养殖中,把疫苗用好,鸡就很少“闹”病。从中医来讲,大规模养殖应在前期用中药散剂保健、预防、治病。但中药的缺点是见效慢,若加强工艺,把散剂制成口服液和颗粒剂,则疗效更快更好。
鸡是直肠动物,排泄快,吸收效果不是特别好,如果把中药打碎成颗粒,药物吸收就达不到最佳效果。如果改变剂型,通过提取方法,把有效药物成分都提取出来,鸡的肠道就能充分吸收了。
近几年,公司开展的中药用于肉鸡病防治方面研究课题很多,如:抗球虫中药口服液的研究与开发,肉鸡球虫病综合防控体系的推广应用,白龙合剂提取工艺的研究,生物酶解技术提取杨树花口服液的研究等课题都顺利通过省、市科技局验收,部分研究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抗球虫中药口服液的研究成果获得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这些研究成果已在市场推广,为用户解决了养殖难题,产品深受欢迎。
此外,在提高鸡的产能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缺点,比如不同品系的鸡种杂交能创造出来高效益。但业内人士都知道,由于此类鸡心脏壁就比较薄,夏天一打雷,鸡受到惊吓,血管猛地收缩,心脏就爆了,在雷雨天经常出现养鸡棚大量死鸡的情况。公司又根据中医防病理论,适时推出中药口服液“一补、二疏、三清”套餐,依据肉鸡的不同生长期进行调理,以达到防病目的,通过在全国十几个省市推广,已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中草药的优势在于其既能防病,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跟人吃的保健品一样,比如黄芪、党参、枸杞都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能力,而且特别好。如南方经常煲汤,放个红枣、黄芪、枸杞、人参片、这些能够刺激细胞再生,对机体产生细胞免疫的效果特别强。历史上的宫廷鸡,就是喂很多中药,其中包括人参,用这样鸡炖汤营养价值更高。
鸡鸭鹅病防治网 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7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 个人微信:CC-zbs 欢迎交流)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bj
养殖安880、蚊蝇一喷净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 13838248089 博客: http://lyrswcl.blog.163.com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www.jyebfz.com 中兽医 http://www.中兽医.com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