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个人的行动力越强,团队的执行力就越差?为什么个人成长得越快,团队却成长得越慢?
在现实工作中,很多领导人的个人行动力太强,遇事总是自己疯狂的行动,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只会导致组织的执行力越来越差,而自己却越来越累。这也是领导者为什么累的第五个原因。其实,个人和团队是两个概念,个人追求的是一种行动力,团队需要的是一种真正的执行力,所以个人≠团队,行动力≠执行力。
作为一个领导者,少不了要决策,要拍板,要分工。事情安排好后,还要跟踪、检查。可是,在现实工作中,真有这么顺利吗?
我们知道,十个手指头都有长有短,及时是长相一模一样的同卵双胞胎,性格和能力也会有所差别。所以,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项工作安排下去后,每个人完成的进度不一样。这就像跑马拉松一样,跑了一段时间,就稀稀拉拉地拉开了距离,分成几个梯队,这时就需要领导者来协调。
同时,领导者在安排工作时,有时并不十分清楚每项工作的实际工作量,加上客观环境和每个人的实际能力不同,个人所面临的困难也不一样,相对的难度就会有差异,工作进行到一定时候,需要领导者来协调。
这时候,作为领导的你要十分注意的是一直“猴子”,这只“猴子”的名字就叫做“麻烦”。这也是管理上十分有趣的一种现象。什么是“麻烦”呢?这可不是我们平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小事情。在工作中,下属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麻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我们可以生动地把这些问题比作“猴子”。
很多时候,下属碰到麻烦,会来找你解决。你如果和他仔细探讨,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心满意足地回去了,这时候“猴子”还在他的肩上,他自己搞定。
可是,如果你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搞不定!你不用管了,我来做!”这时,这只“猴子”就跳到你的肩膀上来了。作为领导者,如果你不懂得领导之道,一天到晚到处逞能,真不知道你宝贵的一天能搞定几只“猴子”。长此以往,你肩上的猴子只会越来越多,最后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领导者个人的行动力越强,团队的执行力就越差;领导者个人的行动力越快,团队的执行力也就越慢。个人的行动力与团队总体的执行力成反比。
事实,这点很好理解,这就好比孩子小时候,父母太过溺爱,舍不得让孩子做饭,舍不得让孩子洗衣服,舍不得让孩子收拾家务。结果呢?父母什么都会做,孩子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做。这与企业当中,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如果一个领导者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那下属就一定不会有很好的执行力。事情你都做了,下属还做什么呢?没事可干,整个团队的执行力也就越来越差!
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企业领导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总是不停地拿着手机在问:“公司有事吗?”如果没事,他就继续安心地听课。再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又拿起电话问:“公司有事吗?”好像公司不出点事,他心里就不舒服。
行动力≠执行力。领导者自身行动力的强弱与组织行动力的强弱成反比。领导者自我行动力太强智慧导致组织的行动力太弱,最终使组织没有执行力。因此,一个会管理的领导者,与智慧埋头苦干的行动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的行动体现在战略层面,并不是自己去瞄准、去射击、去谈判、去签合同,而是指挥、驱动一个组织去行动。
【魏治徽:做好品牌,角逐未来】兽药行业已进入快速淘汰期,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兽药企业的阵亡率会大大增加,只有把品牌、科研、团队做好才能拥有驰骋未来的资格。一个新产品药效可能很好,但出于养户对品牌的认可度,人们往往比较热衷于选择之前比较有品牌度的药品,而不会选择新药品来让自己养殖的动物作为其试验品。品牌、诚信、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只有坚持下来,才有机会发展。
发表评论共有1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