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用寒温统一理论辨治中兽医(一)

2016/10/11 19:09:35 0人评论 1732次浏览 分类:中医药史

中国传统医学寒温统一理论可用于猪高热病的防治

中国传统医学寒温统一理论是指:以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理法与清代叶天士(著《温热论》)所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理法以及由喻昌创立、吴鞠通集成的温病三焦辨证理法有机结合以辨治急性流行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的一套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方法。在传统医学史上,前者称为伤寒派,而后者称为温病派。两派理论和防治技术都是我国古代先民们长期与外感发热性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温病理法是伤寒理法的继承和发展,曾经有段时期,两派认识有较大差异,论争纷起,然多夹杂门户之见,意气用事,于临床诊疗毫无助益,近现代有识医家力主寒温统一,其中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和江西中医学院万友生教授之寒温统一观点影响较大,于临床治疗外感热病颇为实用且为临床实践所证明(80年代对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南京周仲瑛教授等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结合三焦辨证,治疗出血热812例,病死率为1.11%,西医组治疗315例,病死率为5.08%。江西万友生组以八纲统一寒温辨证,治疗出血热273例,病死率为3.66%,西医治疗组140例,病死率为10.71%)。猪高热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高热等特点,属于传统兽医学温(疫)病范畴。传统中兽医理论认为:猪为水畜,性喜阴湿卑下之地。一般不易受风寒湿邪袭扰,一旦受虚邪贼风、暑热燥寒等外邪侵袭,则常兼湿邪且病多沉重。

    此外,猪皮下脂肪肥厚,腠理紧密,汗腺不发达,一旦感受寒邪,表散驱逐较为困难,且极易化热并出现体温迅速升高,口渴喜饮冷水,皮肤潮红,精神萎靡,食纳呆钝。邪热内迫营血则血离经不循常道,出现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最后导致内闭外脱、阴阳离绝而死亡。故猪高热病辨证方法可采用伤寒、温病理法相统一的辨治方法,在具体辨治时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同时辅以六经辨证,俾二法结合运用,方能使辨证更加精细,用方更切病机,遣药更加妥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