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绿脓杆菌病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症状为呼吸困难、腹泻和睑部水肿。该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在我国的发病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应对该病引起注意。
一、病原学
鸡绿脓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假单孢菌属的绿脓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大小为1.5~3.0微米×0.5~0.8微米,常单在、成对排列,偶尔呈短链状排列。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有鞭毛,能运动,为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鲜血琼脂、麦康凯琼脂上生长良好。在肉汤培养物中可看到长丝状形态,液面处有菌膜,长时间培养整个肉汤呈绿色。在普通琼脂上培养,菌落形态为光滑、圆形、湿润扁平、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琼脂被绿脓杆菌产生的绿脓素染成蓝绿色。
该菌呈世界范围性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空气中,以及正常人、动物肠道和皮肤上。抵抗力较强,很多抗生素及消毒药的效果均不理想。对潮湿、紫外线不敏感,55℃1小时才能灭活。消毒剂可选用过氧乙酸、百毒杀、甲醛、高锰酸钾等。
二、流行特点
鸡绿脓杆菌病一年四季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以雏鸡最为多见,且病程短、死亡率高。7日龄的雏鸡多呈爆发性发生,病雏成批死亡,死亡率一般为30%~50%,严重时可高达85%以上。发病特点是多在1日龄注射了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后发生,而且在同批鸡中公雏发病少,母雏发病多。
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有: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受污染;通过创伤和外伤感染,例如,在注射疫苗和注射药物时注射器消毒不严格,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外伤,雏鸡脐带愈合不良等。另外,正常鸡体内的肠道、呼吸道等部位有绿脓杆菌存在,在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下,如通风不良、气温突变、长途运输、其他疾病存在等,也可引起该病的发生。
三、症状
鸡绿脓杆菌病潜伏期为0.5~2天,病程3~14天。因鸡的年龄不同,症状也有很大的差别。雏鸡感染后,最急性的常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的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3℃以上、羽毛蓬乱:两翅下垂;结膜充血、化脓,有干酪样物;腹部膨大,柔软,外观呈绿色;排泄黄绿色或白色水样稀粪,并出现呼吸困难,很快死亡。有的病鸡眼脸、面部、肉髯甚至颈部皮下水肿。部分病鸡表现为倒地不起、颤抖、抽搐等运动失调症状,最后衰竭而死。成年鸡感染以慢性、局部感染为主。如眼炎型病鸡则可见到眼睑肿胀,有角膜炎和结膜炎,严重的引起一侧或两侧眼睛失明。关节炎型的鸡关节肿大,跛行。若是创伤感染则伤口处流出黄绿色脓液。
四、病理剖检
最急性死亡的雏鸡剖检后看不到明显变化。急性的可见到头、颈部皮下有淡黄色或黄绿色胶冻样渗出物,皮肤、肌肉有出血点或出血斑,以颈部最明显。脑膜水肿,实质有点状出血。腹部膨大的腹水增加,呈绿色、混浊,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绿色。肺部有炎性病变,呈紫红色或大理石样变化。肝脏肿大、质脆,呈黄红色或淡黄色,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心包积液、浑浊,心冠脂肪、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脾脏充血、肿大。肾脏淤血、肿大、色浅,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肌胃黏膜有出血斑,消化道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
五、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特征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的病原分离和鉴定。
1.病原的分离培养
无菌条件下取肝脏、脾脏等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普通肉汤中,37℃培养24小时。根据菌落的形态和培养基变为黄绿色,以及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单个或成对,偶尔呈短链状排列,可初步怀疑为该病。分离培养可用鲜血琼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2.动物接种试验
用0.2毫升肉汤培养物接种1日龄雏鸡,并观察症状,最后雏鸡会在8小时内死亡。
六、防治
1.预防
关键在于平时要加强孵化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做好对种蛋的熏蒸消毒和鸡舍带鸡消毒。马立克氏病疫苗稀释和注射,必须做好消毒工作。
2.治疗
绿脓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最好进行药敏试验。一般可用好得快、新泰瑞、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链霉素等进行治疗。
部分发病雏鸡可采用新六甲或庆大霉素针剂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
鸡鸭鹅病防治网 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7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bj
养殖安880、蚊蝇一喷净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 13838248089 博客: http://lyrswcl.blog.163.com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www.jyebfz.com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