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最近新建的微信群里,大家热烈的讨论了雏鸭抗体特别是油苗注射后,缩脖不动,长时间不起来吃料的问题。
我将大家的观点和应该注意的操作细节整理了出来,供大家更系统的了解学习,也希望大家能吸取经验教训,调整管理操作,让疫苗发挥更好的效果,让鸭更健康。
抗体或疫苗注射后鸭苗肯定会有应激反应。一般注射结束后1-2小时,大群便能够恢复正常活动,开始自由饮水采食,这种状况我们认为是属于正常的操作应激。
但当注射结束后5小时甚至10多个小时,鸭群依然无法恢复自由活动,缩脖不动,甚至出现打堆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便是过度应激了。
这种应激肯定是对鸭群不利的。直接的不利是影响鸭群采食,打堆会引起踩踏、湿毛导致鸭群直接损失或更易受凉感冒。再一点注射后的过度应激会导致鸭体的多种异常反应,影响鸭体对抗体和疫苗的吸收利用,导致抗体效价的损伤和疫苗抗体的产生异常。导致免疫障碍甚至免疫失败。
引起这些过度应激的因素我们总结如下:
一:抗体和油苗本身质量问题:
1: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也是多次遇到这种问题,特别是部分粗抗注射后的应激反应特别强烈,多是和抗体制作过程中使用的灭活剂残留和防腐剂不当有关,更有甚者部分粗抗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腐败变质等严重问题。建议大家还是选用精抗,抗体使用时要注意观察抗体有无腐败变质、分层、浑浊、异味 等质量问题。
2:油苗质量问题,油苗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保存及使用不当导致的油乳变性异化,及部分厂家油乳质量较差。
油苗是需要在2-8度冷藏保存的,一旦长时间脱温,或反复失温冷藏会严重影响疫苗稳定性,导致免疫效果出现偏差。因此强烈建议大家从有冷藏条件的正轨渠道采购油苗,尽可能的规避运输及保存风险。
使用油苗时注意观察油乳质地是否均匀、有无分层、变色、异味、严重挂壁等异常现象。优质油乳黏度低,通透性好,滴与水中呈云雾状散开,摇动瓶体有水流声。劣质油乳粘稠浑浊,滴于水中呈油滴状不易扩散,摇动瓶体流动声沉闷。
由于疾病的需要,我们很多时候会使用两种油苗同时注射,建议大家使用双针头双管道的连续注射器进行两种油苗的同时注射。尽可能的避免两种油苗混合注射,以防止使用不同油乳佐剂及工艺的油苗发生反应,影响效果甚至造成严重事故。
二:油苗及抗体预温不良。
由于抗体油苗需要冷冻或冷藏保存,因此注射之前将其预温至适合注射的25-30℃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绝大部分的注射后过度应激是由于预温不良导致的。
过凉的抗体油苗黏度大,注射阻力大,对注射部位的压迫力强,也更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炎性反应。注射入皮下后扩散较慢,或无法完全扩散开来,严重的会在注射部位形成游离的肿块。
我们可以通过室内自然回温或者水浴回温来进行疫苗的预温。
1:当室温在25-30℃范围内时,将油苗提前2-3小时从2-8℃冰箱取出放入室内,在足够的时间内使油苗温度回升至室温。一般这个时间不低于2小时。
2:室温低于25℃时预温效果会变差,需用水浴的方法进行预温。我们可以借助水盆、水桶等工具,取足量的35-40℃的温水,将疫苗瓶彻底没与水中,期间注意水温变化,温度下降后及时补充温水,维持水温在35-40℃,同时摇晃疫苗2-3次,确保预温均匀。预温时间不低于1小时。
疫苗预温不能流于形式,以确保预温效果。预温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或过度靠近热源,避免水温或空气温度超过45℃或预温时间过程。
三:不合理的混合抗生素等药物导致强应激反应。
1:混合不均匀
使用药物混合注射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充分摇匀,粉剂应先稀释溶解后再混入抗体、油苗中充分摇匀。混合不均匀时很容易导致注射后扩散不好,形成较大的结块,增加吸收难度或直接影响吸收效果,且容易对机体造成强烈的疼痛刺激。
2:选择药物不合理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也观察到部分用户会选择使用原粉或者复配药物混合抗体或油苗一起注射。这种状况应该是坚决禁止的。
这种非专用的药剂一方面溶解吸收度没法保证,另一方面其对鸭体形成的理化刺激难以预估的。很多注射后鸭苗应激严重的案例也是与这些药物的刺激有极大关联。
实际观测到的抗体油苗不吸收的案例中,由药物溶解度差引起的比例不少,很多还会形成异物性的增生、炎症反应,导致鸭体逐渐变弱,并引发其他疾病感染。
配合抗体注射一定要选用专用注射剂,以确保溶解度与吸收度。
配合油苗注射的药物工艺要求更高,应选择专用的禽利高或油性头孢“新维康”等产品。
四:注射免疫期的管理与操作失误
1:抗体和油苗的注射肯定是一场强烈的应激反应,在注射后我们应该适当提高室温0.5-1℃,以缓解鸭群应激反应,促进鸭群快速恢复。
相当一部分注射后鸭群缩脖不动,是由于室温过低导致的,强应激后适当提温是缓解应激反应的很有效手段。
2:注射前2-3小时适当控料,胃部半空状态下,鸭子的活动能力更好,抗应激能力更强。适度控料能有效减缓鸭群的应激反应。
3:注射轰赶过程要避免野蛮操作,轻抓轻放,严禁抛扔鸭子。避免鸭群过度拥挤导致的打堆踩踏。注射时注意棚舍温度,避免因轰赶扎堆导致的局部温度过高。
4:注射部位在颈部皮下上三分之一出下针,药液均匀的扩散至颈部皮下的中下部。注射为主过高或过低,均易导致药液扩散不均,引起较强烈的注射应激。
5:在抗体疫苗注射前后可使用“生命核能”饮水,来缓解应激反应。
鸡鸭鹅病防治网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8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 个人 微信:CC-zbs 欢迎交流)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62264327
养殖安、驰骋钙、新力爽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在路上 13838248089 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chenglong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http://www.jyebfz.com 中兽医 http://www.中兽医.com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