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科学选择评估经销商

2016/3/31 9:53:57 0人评论 1297次浏览 分类:成功营销

        一、选择经销商的总体思路
    在市场拓展过程中,许多企业对于经销商的选择,常常会产生很多问题和困惑。如,找一流的、规模大的经销商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对方不感兴趣,或者条件很高,在付款方式、广告费等方面满天要价;有些经销商虽然对你的品牌认同感很高,但缺乏营销管理和市场运作经验,合作过程中沟通难度比较大,不能很好地执行公司的营销策略;有些企业选择经销商时,对销售经理和市场代表上报的经销商不管不问,只关心交易方式是否为现款现货,第一笔交易完成后,几个月过去,市场销售平平,最后不欢而散。
    其实,企业选择经销商的过程,就好比找对象结婚,选择适合自己的经销商是关键,一定要结合企业的综合实力、营销战略、产品线的广度、宽度、深度以及相容度、产品的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等各种综合因素以及企业所拥有资源进行分析决策。比如,如果产品线长、品种多,且以中低档为主,那么选择有实力、经营时间长的“批发型”经销商可能更合适。因为中低档系列产品进入市场,必须有大量的广告和促销相配合,这需要经销商有过硬的二三分销的批发能力。相反,如果品牌和品种比较单一、产品定位比较高,那么选择“终端型”的比较适宜。但是,也要注意其代理的品牌的多少、目标客户是否有冲突、厂家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市场的运营能力等。
      二、确定“候选”经销商的标准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经销商体系,首先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和产品特点制定经销商选择标准,确定“候选”经销商必须具备的条件。实践中,大部分企业只对经销商作定性的判断,特别是主要人员个人的意见对企业系统地选择、评价经销商影响很大,干扰了企业对经销商做出客观的评估,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企业应制定量化的评价系统对经销商进行客观、全面的考评,实际中可制定经销商选择评估表,以期更有可操作性。
      三、甄别“入选”经销商的标准
      确定“候选”经销商只是为企业粗略地找出“潜在合格”的经销商,真正要选择哪一家还要根据“入选标准”进一步确定,经营能力和市场信誉度是甄别“入选”经销商的两个最重要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可对这两个标准进行细化,分别按权重和加权总分,给每个潜在发展的经销商打分,从而找出目标发展对象。
      注:◆权重按公司对标准重要性由低到高,从0.0—1.0计分;评分时指对A经销商或B经销商等潜在经销商,在各标准中(横轴和纵轴)的相应得分,按-4到4由低到给予评分;加权分是权重与评分的乘积。
      ◆网点比=(分销商在其所处区域实际拥有的终端网点数)/(分销商在其所处区域目标终端网点数);
      ◆差距比=(分销商上年度卖的最差的产品品牌销售额)/(分销商上年度卖的最好的产品品牌销售额);
      ◆资信比=(分销商与上游厂商中发生过较大的资信问题数)/(分销商与上游商重大业务资金来往次数)。
      然后,根据上表经销商矩阵在各个经销商按加权平均分,绘制经销商信用等级坐标图,进而确立企业重点选择的经销商。
      A类:经销商合法守信、市场口碑好、信誉度好、账务良性循环、经营能力强大,发展目标明确,是可持续经营的。这类经销商属高价值的合作者,是厂家可长期合作逐步升级的经销商,须重点发展。
      采取的政策: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信用额度,如拿30万的货,同期只需付20万的货款,10万即作为信用额。
      B类:经营能力稍弱,但信誉度较高,是厂家可信赖的合作者,是重点扶植对象。
      采取的政策:厂家应多给予支持和指导性帮助,可派销售代表帮助其一道开发市场,提高其经营能力和信心,同时可适当放宽信用账期货适当降低最低进货额。
      C类:此类经销商经营能力强,但信誉度较低,与这类经销商合作有一定的风险,须按代理政策严加监督和控制。在渠道初建时,因凭其强大的分销能力,会提高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故此类经销商也可作适当比例的发展。
      采取的政策:尽量做到现款现货,但由于此类经销商经营能力强,其对厂家的讨价还价能力或控制能力强,想做到现款交易可能会有一定难度。退一步的做法就是:每月结清大宗货款,少量货款可欠。对于拖欠货款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特别是对无正当理由或特殊原因,连续两个月拖欠货款,并在前两个月已提出警告而无效者,第三个月应停止向其供货,并采取其他方式催要货款。
      D类:此经销商经营能力弱,信誉度又低,对于这样的营销商应尽量避免与其合作。否则,可能会出现大量货款无法回笼,造成经营风险,既可能无法实现销售目标,还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声誉。
      采取的政策:现款后货,笔笔结清,绝无拖欠。
      四、对经销商进行动态评估
      动态评估经销商是经销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经销商选择后的重要工作,决不能忽视,厂家可据此反思过去和展望未来。厂家若忽略对经销商的动态评估,就难以掌控经销商,渠道问题难以发现,厂家会处于被动地位,最终会被经销商牵着鼻子走;而且厂家制定、调整、改进政策和奖惩经销商就会缺乏实际依据。
      目前许多厂家对经销商的动态评估往往只注重产品的销量和回款,虽然这是动态评估经销商的重要指标,但不能是唯一指标,因为这样掩盖了一些企业看不到的问题,如经销商的库存、蹿货问题。厂家的款回了,但产品可能是经销商大量蹿货的结果。经销商要在行业中站住脚,要实现自身目标,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达到可接受的评估水平,动态评估是帮助经销商提高绩效,同时实现厂家的渠道增值的重要方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