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治未病,中医保健的特色

2016/3/31 18:14:46 0人评论 1614次浏览 分类:中药防病

       治未病中医保健的特色:治未病健康工程即将在全国展开。提起治未病,也许不少人觉得有点陌生。其实,治未病这种说法起源于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称之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后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亦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理论。把擅治未病的医生称为圣人、上工,这说明中医对治未病的重视程度。

  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

  一、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二、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也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针对患者气血衰少,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