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福利立法最早源自19世纪的英国。1822年,英国国会通过了《马丁法案》反对残忍虐待动物。而在“从农场到餐桌”的产业链条中,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关系动物福利,更关乎人类的食品安全、营养健康。不转变养殖、生产理念,动物福利就无从谈起,更无法保障人类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首席执行官麦克贝克曾向媒体表示:“世界上大多数动物都是农场动物,推广高福利农场养殖,不仅有助于改善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福利,也能够提高人类食品的安全性。”
2014年,中国已出台首部《农场动物福利标准》,标志着中国动物福利征程的开启。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曾指出,全球养殖业面临的挑战就是农场动物福利问题。农场动物福利是全球面临的最大动物福利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将变得越来越严重。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数据显示,每年有700多亿只农场动物用于食品,而三分之二生活在无法自由行动或自然生活的环境中。因此,从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环节改善动物生存条件、改善卫生安全状况,是未来养殖业的必然方向。
将于7月22-23日召开的“2016(第五届)国际家禽产业论坛(IPFC 2016)”将聚焦动物福利和家禽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邀请到了国内外的动物福利、食品安全官员、专家、企业家一道与中国家禽业人士共同探索中国的动物福利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6月,恰逢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启,全国上下与食品有关的各界纷纷行动,共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从自身做起,改变观念,才能真正意识到实践动物福利、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新的形势已经向家禽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将于7月22~23日召开的“2016(第五届)国际家禽产业论坛(IPFC 2016)”将聚焦动物福利和家禽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邀请到了国内外的动物福利、食品安全官员、专家、企业家一道与中国家禽业人士共同探索中国的动物福利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