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中医药,恢复民族自信的时候到了!

2016/10/11 19:20:24 0人评论 1408次浏览 分类:中药科技

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祥公司共同分享: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工作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中医药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多次讲话中,运用中医药理念和术语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思想和观点。

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中国中医人提出殷切希望。尤其是习总书记“希望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这句话,让我感觉,国家领导人的思路充分考虑到了基层的实际,中西医结合起来,才是大健康、大卫生,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健康。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做想做的事,成就事业。

习总书记的话让杏林人群情振奋,倍感激励。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的确,中医药的春天到了,从国家法律、政策到各项具体措施,中医药得到的支持力度几乎是空前的。这是中医药界之幸,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一大幸事。作为一位未来中医人,欣逢盛世,一定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牢牢把握大好机遇,承担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为健康中国做出力所能及的新贡献,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当习总书记“坚持中西医并重”之声从会上传来,更激励每一位中医药人在建设健康中国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笔者从民族自信心方面谈一点粗浅认识。

中医药要突围,再续辉煌,必须树立民族自信心,打掉民族虚无主义。没有民族自信,中医药只能成为西方医学思想的奴隶,永远无法发挥中医药的潜能;没有民族自信,就会导致对中医药评价的失误,导致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无奈;没有民族自信,就缺少自主承担精神,就会陷入西方思维范式的漩涡不能自拔,不断自责,用西方医学的软刀子进行自杀式改造。

治疗之策,必须还中医以本来面目,给中医以自主权、发言权,让其按照自己的规律、自己的研究方法去存在、去创新、去发展、去发挥优势,自己治好自己。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有深切的认同与信心,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勇于担当和承担责任。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要从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高度去认识,去实践。如果中国文化获得普遍认同,则中医药产业就会势如破竹。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我们不能对中医学有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要树立对中医学继承和发扬的自信心,对中医的价值认同,对于中医的发展主动承担。中医是什么?如果从传统的角度的来看:他是医。如果从几千年的传承来看:他是文化。如果我们翻阅中医的根源:他是玄学。如果我们翻开历史的记录:他又是医学。

我们说他是医,是因为我们相信他能治病,这一点无可厚非。我们说他是传统,因为中医有几千年文化,甚至学中医的人,或者说现在捧起中医经典的人,都在感叹中华文化的魅力,先哲智慧的结晶,肃然起敬!这一点,也无可厚非。

我们说他是玄学,为什么呢?中医的好多理论很深奥。我们说他最后又是医,也很简单:历史书给我们记载了很多名医。了解黄帝文明与伏羲文化的差别,对理解中医药学“钥匙”的意义至关重要!我们常讲五千年文明,五千年是从炎帝和黄帝时代起算的。古有“三皇”之说:伏羲——天皇、神农——地皇、黄帝——人皇。伏羲比黄帝早得多,为什么不把文明的源头定于更早的伏羲而要定在炎黄时代?

中医的不自信,其实源于文化的不自信。20世纪以来,学界在相当大程度上将“西学”与“国学”当作相互对立的两个门派。从梁启超到陈独秀,都认为中医不科学,这些错误认识一直沿袭至今。如果在骨子里深藏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中医将一直处于被审视、被质疑、被改造的境地。德国一位学者曾尖锐地指出:“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当前有人提出废除中医时,而西方国家立法发展中医(中医药如今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与地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不少国家已明确了中医药特别是针灸的合法地位。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两部中医古籍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现在的中国需要新的与现实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不是官本位的、不是政治化的、不是故纸堆里的、更不是照搬西方的,而是能体现平等、效率、创造力、对人性尊重的一种文化,是能够充分的释放人的潜能的一种文化,是一种简单的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并容易做到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才能让人建立真正的自信。

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和动力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多次出现强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波澜壮阔的画卷。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崛起,往往也是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强盛的历史轨迹。习总书记所说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里的“复兴”,就透露着一种重新崛起的自信。从中医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绝大多数时候中华民族强则中医强,中华民族旺则中医旺,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为中医药各个时期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证,而繁荣的中医药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中医的哲学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它的美。振兴国学,首先要恢复民族自信心。“传承中华魂,共筑中国梦”,中医药是中华魂的一部分,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从而我们的“中医药发展梦”也就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随着以党中央系列鼓励中医发展政策的颁布,2013—2014年上万名民间老中医涌现,全国中医门急诊从2012年的6.3亿人次增长2014年为23.5亿人次,占全国门急诊总量的32%,中医这个民族复兴的急先锋终于冲出藩篱。

毛主席曾说:“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

习总书记西安调研中医馆,一句“我自己也很喜欢看中医”,更是表达了总书记对中医这一国之瑰宝的深厚热爱和信任。这对中医界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也是对中医的重要肯定,还为发展中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习总书记对中医药的认可使中医药界为之振奋。习总书记在之前很多场合讲话也频频引用中医术语,可见他对中医很了解,也是中医“内行人”,其对中医认知之高,令人动容。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为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将中医药发展提升到“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堪称前所未有。中医人感受到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医的“偏爱”,中医药的复兴指日可待!

中医药,恢复民族自信的时候到了!中医人,当自信、自尊、自强!中医的富矿一旦打开,对世界的贡献又何止青蒿素。

作者:廖垚  陕西中医药大学

         段茂芳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