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专家驳斥家禽业九大谣言

2016/11/7 17:53:48 0人评论 1449次浏览 分类:食品安全

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祥公司共同分享:

近日,由山东省畜牧协会主办、山东省畜牧协会禽业分会、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家禽创新团队、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畜牧分团承办的“益生杯——(2016)山东禽业发展大会暨山东省畜牧协会禽业分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会上,山东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逯岩对有关鸡鸭养殖和食用的九大误传进行了辟谣。

谣言

速生鸡长得快,养殖者采取了不正常的措施

真相

快大型白羽肉鸡是家禽遗传育种专家经过近百年的历史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优良品种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喂给营养全面饲料,能充分发挥优良品种遗传潜力,现在的肉鸡生长快就是优良的专门化品种+适合于生长的全价饲料+适宜的生长环境的结果。由于公众对其了解较少或根本不了解,媒体在报道肉鸡养殖过程中的某个违法案例时,采用“如此速生”等标题,导致消费者把“速生”这一优良特性与违法行为联系在一起,以致对快大型白羽肉鸡产生误解。

谣言

和“速生鸡”类似, 白羽肉鸭长速太快不正常,食用会对健康有影响

真相

同白羽肉鸡一样,樱桃谷鸭(英系北京鸭)、枫叶鸭(美系北京鸭)等白羽肉鸭品种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它们是以原北京鸭为基础,经过多年的选育,生产性能不断提高,达到了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饲料转化率。在良好的饲养环境、适宜的营养供给以及科学的管理条件下,即良种良法配套,饲养38天即可出栏、上市。

谣言

白羽肉鸡40多天出栏,用激素催

真相

谈到激素鸡,许多消费者深信不疑。认为肉鸡40多天就出栏,如果不是激素催的,哪能长这么快?这主要是对肉鸡育种及其配套生产技术等科技成果不了解,以讹传讹的结果。农业部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不到300种,分为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而且各种可能在畜禽饲料中添加的激素类物资都列入了禁用目录,并纳入监测计划。此外,白羽肉鸡养殖重视规模效益,每只鸡的利润较低,而激素价格昂贵,如果添加激素,会大大增加饲料成本。养鸡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如果应用激素则会得不偿失,所以应用激素也行不通。

谣言

常吃鸡肉容易长胖 

真相

鸡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作为正常的动物蛋白来源,正常摄入并不会造成额外的发胖。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膳食结构发生改变,油脂等高能量食品摄入量过多导致的。另一方面,由于体力劳动强度降低、体育锻炼普遍不足,无法消耗摄入的能量,最终转化为脂肪沉积在体内,慢慢发胖。

谣言

吃鸡肉导致儿童性早熟

真相

导致儿童性早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蛋白质等营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青少年的发育,也有社会因素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的重要影响。当然,环境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鸡肉中不含有促进儿童性早熟的成分,一是肉鸡养殖中不可能添加激素,二是白羽肉鸡42天出栏,尚处于仔鸡状态,尚未性成熟,自身也不可能生产激素。

谣言

激素催生多腿鸡、多翅鸡

真相

任何一个物种都是稳定遗传的,这种遗传受DNA控制。基因突变等确实存在,在长期研究过程中,也确实发现过腹部多出1条腿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概率非常低,就像人类出现“六指手”一样。这样的鸡成活率很低,会作为残鸡淘汰,不会进入饲养环节。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即使是有多腿、多翅鸡,这些多出来的腿和翅也不会正常发育,不仅不会给商家带来丰厚的利润,相反还会造成损失。因此,不论从研究的角度还是从生产实际的角度都是不现实的,网上传播的图片多数是利用现代电脑技术PS而成的。

谣言

肉鸡养殖大量用药, 鸡肉药物残留严重

真相

鸡肉药物残留在我国肉鸡生产的特定阶段确实是存在的,成为制约我国鸡肉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上世纪我国肉鸡业快速发展阶段,利用塑料大棚养鸡,鸡舍的保温性、密闭性差,没有通风等环境控制设备,特别是在冬季为了节省取暖费用而降低通风量,造成鸡舍内环境差,肉鸡发病用药不可避免。再者,许多鸡场的技术员为药厂销售员,用药量受到一定利益链影响。药费一度达到每只1.5元左右(含消毒剂、疫苗、微生态制剂等)。进入新世纪后,大型龙头企业从重视药物预防,转变为加强环境质量控制,取消养殖场用药权限等措施,用药量显著降低,目前养殖水平较好的龙头企业的药费降至0.5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不用口服抗生素等药品。而且,特定药品国家都有规定的停药期,肉鸡出栏前需要停药,实现肉鸡对药品的代谢排出,以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谣言

放养鸡才是绿色食品

真相

土鸡风味好,但绝不是安全绿色食品的代名词。绿色食品有严格的评审标准,包括场地环境、投入品安全、饲养管理过程等。一般放养条件下,由于缺乏标准化的质量控制规范,影响鸡肉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会更多,比如放养场地的农药、化肥的使用,饲料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等。如果饲料保存不当发生霉变,就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不能根据养殖模式判定食品安全等级。

谣言

蛋黄颜色深的鸡蛋品质好

真相

鸡蛋黄的颜色是多数消费者判定鸡蛋质量的标准之一,认为鸡蛋黄越黄、越红就越好,这就给不法分子非法添加色素提供了市场空间。其实鸡蛋黄的颜色与鸡蛋的风味、营养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影响鸡蛋的感官品质。蛋黄沉积的色素主要来源于饲料,黄色玉米中的色素等是蛋黄黄色素的主要来源之一,鸡产蛋量越高,需要的色素量就越大,因此,随产蛋期和产蛋量的增加蛋黄颜色逐渐变浅。由于土鸡产蛋量低,需要的色素量就少,体内储存的色素较多,这就是喂同样的饲料,土种鸡的蛋黄颜色更深的原因所在。(山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