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亚特兰大家禽论坛上对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的新见解

2014/3/12 12:07:44 0人评论 2548次浏览 分类:养禽领域

肉鸡生长受DDGS添加水平的影响高于DDGS油含量的影响

奥本大学的一个试验数据表明增加日粮中DDGS的比例比提高DDGS油含量对33日龄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加工产量有更明显的效果。

W.A. Dozier解释所测试日粮包括低、中或高含油DDGS,添加比例分别为低和高比例。三种来源的DDGS乙醚提取物含量分比为6.1、8.8和11.6(干物质基础)。

日粮含有玉米、豆粕、动物蛋白和三种DDGS来源之一?在育雏料(1-14日龄)、生长料(15-25日龄)和育肥料(26-33日龄)中添加比例分别为5%、7%或9%(低添加比例)或8%、10%和12%(高添加比例)。在试验之前在奥本实验室测定这三种来源的DDGS的表观代谢能和可消化氨基酸。

在此研究中不同来源的DDGS没有改变体增重或饲料转化率。

但是,在1-25日龄以及1-33日龄时饲喂低比例DDGS日粮的肉鸡比高比例DDGS组长的更快更有效。

研究人员强调饲料转化率、胴体产量、总胸肌产量、翅膀产量以及腹脂百分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饲喂高能低添加比例DDGS的鸡在这些参数上的结果要优于其他日粮处理组。

饲料调整有助于肉鸡应对热应激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Satid Auttawong报告了他的研究,试验评估了玉米粒度大小结合限制采食或自由采食对49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影响的结果。

在此试验中饲喂粗玉米和限制饲喂显著改善了调整的饲料转化率。调整的饲料转化率是考虑了死亡率存在差异,在炎热气候下肉鸡死亡率下降的机制可能源自较低的体温,研究人员评价。

在育雏料、生长料和育肥料中给雄性仔鸡饲喂细粉碎玉米(锤式粉碎机粉碎成262微米,2.4mm筛)或粗粉碎玉米(辊式粉碎机粉碎至1082微米)或者两种原料按比例混合。

饲喂粗粉碎玉米的鸡采食量较低但是在49日龄体重、死亡率或泄殖腔温度上各处理之间没有差异,所以该处理饲料转化率最佳。

研究后备母鸡的最佳石粉粒度大小

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的Pamela Eusebio-Balcazar报告了他的一项研究,试验评估了给两种不同品种蛋鸡饲喂的石粉粒度大小的携带效应,其中蛋鸡采用大笼饲养或层架式笼养。

在后备母鸡日粮中粗细两种粒度混合对蛋壳比重和产蛋期间的龙骨完整性有积极影响。

给7-17周龄的后备母鸡饲喂含细粉碎或粗细颗粒混合的石粉(Unical S=0.431mm vs FreFlo=0.879mm; ILC Resources, Des Moines, Iowa)。

两个品种分别为罗曼褐(B)和Bovan 白(W)。在同样的环境控制鸡舍,后备母鸡采用大笼饲养或层架式鸡笼饲养。大笼饲养的母鸡地板铺有垫料直至6周龄,而层架式笼养的鸡在层架式育雏舍呆到10周龄。

混合石粉组增加了41周龄W母鸡的蛋壳比重,降低了54周龄W母鸡龙骨骨折的发生率。没有影响体重、矿物质密度或产蛋量。

研究人员观察了两个品种在体重、产蛋量、蛋大小以及骨骼参数上的差异以及品种和舍养系统之间的相关性。

在有些时间点大笼饲养的鸡比层架式笼养的鸡产的蛋重但产蛋量低,蛋壳强度好,蛋壳比重高。而且龙骨脆弱的发病率也较高。

霉菌毒素对肉鸡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全世界有400多种不同的霉菌毒素,根据奥地利百奥明股份的Karin Naehrer所说。它包括A型(例如,T-2毒素和蛇形菌素)和B型(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雪腐镰刀菌烯醇)。现在谷物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污染最重要的来源是赤霉病,这主要是由B型单端孢孢菌毒素生产菌引起的。

由于它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谷物中,因此是动物饲料中常见的污染物,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单端孢霉素组中最重要的一个霉菌毒素。

Naehrer博士报道了一个试验,该试验评估了在肉鸡日粮中添加霉菌毒素灭活产品(Mycofix? Select; MSE)降低DON的不利效果。

肉鸡日粮污染DON会影响肉鸡生长,破坏血淋巴细胞的DNA和诱导空场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它还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方面的变化。

添加MSE到DON污染的日粮中会抵消这些不利影响。

Naehrer博士说,为了抵消霉菌毒素的影响,使用一种长期有效的霉菌毒素风险管理方法对于降低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损失很关键。

用三个试验来评估甲酸和丙酸对环境和潜在的病原体鼠伤寒沙门氏菌盲肠修复的效果,佐治亚大学的Kim Wilson报道。

在其中的两个试验中,当鸡接种沙门氏菌一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甲酸一组沙门氏菌修复率较低。在6周的生长阶段饲喂0.5%丙酸组在结束时盲肠、垫料或胸部皮肤上没有检出沙门氏菌。

还有一个试验--第一个试验--各处理之间没有差异,研究人员归因于挑战栏中高接触沙门氏菌种子三周以及其他栏中低接触所致。

在第二个试验中,将鸡分为四个处理,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甲酸,或饲料饮水中均添加甲酸,还有一个没有添加甲酸的负对照组。盲肠沙门氏菌数最低的是饲料和饮水中均添加甲酸的处理。

第三个试验包括丙酸处理,在最后两周的育肥阶段在饲料中添加0.4%或0.6%的甲酸,并将之与整个6周饲养过程中均在饲料中添加0.5%或1%的丙酸或者在最后两周的育肥阶段添加0.5%或1%的丙酸进行比较。

在试验结束时,整个6周阶段添加低水平丙酸组所有栏内均没有沙门氏菌阳性盲肠或垫料。在5、6周龄接受酸的处理组至少有一个沙门氏菌阳性盲肠。只有阴性对照组在浸烫脱毛后有沙门氏菌阳性胸部皮肤(20%)。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降低了肉鸡生产的环境影响

佐治亚大学的Cody Brown报告的一项研究旨在比较抗生素(维吉尼亚霉素;20ppm)和/或多酶产品(Rovabio;0.05%)对肉鸡生产的环境影响,试验采用典型的商业日粮,低能(- 110kcal/kg),含有小麦、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和家禽副产品粕。

尽管是低能配方,各组的鸡都比标准品种增长快。最终体重(35日龄)最好的组是抗生素组,酶对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计算饲喂抗生素节省的玉米和豆粕量,作者做了一个保守的假设,饲料添加剂如维吉尼霉素能够改善体重1%,饲料转化率2%和胴体产量0.5%。

他们计算,对于一个每周综合加工能力为120万鸡的加工厂等于每年节省410英亩的玉米和724英亩的大豆。而整个美国鸡群每年节省的量等于55000英亩的玉米和98000英亩的豆粕,他们估计。

在含低植酸豆粕的肉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Basheer Nusairat报告了一个试验研究了添加植酸酶到低植酸和正常植酸豆粕日粮中对肉鸡生长性能、磷消化率、骨灰分和骨强度的影响。

在含低植酸豆粕的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活鸡生长性能、骨骼强度和骨灰分百分比有不利影响。研究人员认为产生这个效果可能是源于与磷消化率增加有关的日粮不平衡。

在以往的试验中,植酸酶改善了饲喂含正常水平植酸豆粕的鸡的生长性能和磷消化率。

在本试验中,在9日龄之前给雄性肉鸡饲喂的是常规玉米豆粕日粮,没有添加植酸酶。

在10-35日龄,给鸡饲喂含低或正常植酸酶的豆粕,添加或不添加植酸酶。

在23-35日龄,当在低植酸豆粕中添加植酸酶降低了采食量,以及35周龄的体重。

植酸酶改善了磷的消化率,降低了两种大豆类型的鸡的骨骼强度以及降低了低植酸大豆基础日粮处理的骨灰分。

微藻饲料添加剂对肉鸡健康的影响

长链n-3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肯塔基大学营养研究联盟的Lizza Macalintal在她介绍日粮添加微藻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和脂肪酸模式影响的研究时说。T/p>

以往的研究表明,DHA为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提供了独特的性质,而且在细胞膜可塑性、流动性和渗透性上发挥了作用,她说。这些特性在各种细胞和多细胞功能包括炎症和免疫力上起着直接的作用。微藻含有大量的n- 3脂肪酸,特别是DHA。

从他们的结果来看,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日粮补充添加SP-1增加了脂肪组织中n-3脂肪酸的沉积而且增强了免疫反应。

给鸡分别饲喂含0、0.5、1.0或2.0% Schizochytrium sp (SP-1,奥特奇公司)的玉米豆粕日粮,试验时间为28天。

添加SP-1不影响21日龄的鸡的采食量、体增重或饲料转化率。但是,随着SP-1添加量的增加,DHA、二十碳五烯酸和总的n-3脂肪酸含量线性增加。

与其他处理相比,在首次注射羊红血细胞后饲喂含SP-1日粮的鸡高IgM滴度持续了14天,在改组第二次注射后IgG滴度较高持续了7天。

参考文献

Auttawong S. et al. The effects of corn particle size and time-limited feeding on broiler live performance during hot weather rearing.

Brown C. et al.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broiler production as influenced by virginiamycin and a feed enzyme.

Dozier W.A. III and J. B. Hess. Growth and meat yield responses of Hubbard × Cobb 500 male broilers fed diets formulated with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 varying in ether extract content and inclusion rate from 1 to 33 days of age.

Eusebio-Balcazar P. et al. Effects of limestone particle size in pullet diets on hen performance,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keel bone deformities in aviaries or conventional cages.

Macalintal L.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microalgae on growth performance, immunity and fatty acid profile of broiler chicks.

Nusairat B. et al. Effect of adding phytase to low phytate and normal phytate SBM diets on male broiler live performance, phosphorus digestibility, bone ash, and bone strength.

Naehrer K. et al. Effects of deoxynivalenol on selected parameters of health performance in broiler chickens and the efficacy of a mycotoxin-counteracting feed additive.

Wilson K. et al. Evaluation of formic acid and propionic acid feed additives on environmental and caecal Salmonella Typhimurium in broilers.

所有论文都来自2014年美国乔治亚亚特兰大国际家禽科学论坛一书中。

2014年3月

 
 鸡鸭鹅病防治网 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7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bj  
养殖安880、蚊蝇一喷净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  13838248089  博客: http://lyrswcl.blog.163.com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www.jyebfz.co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