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李景辉谈白羽肉鸡产业:产品信息和消费信任同驻

2014/12/4 16:22:47 0人评论 1687次浏览 分类:国内新闻

   1984年,中国开始引进白羽肉鸡,经过32年曲折发展,从业者已达2000多万人,创造产值超过3000亿元。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肉鸡生产国,同时肉鸡又是中国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中国白羽肉鸡产业为丰富和满足消费者对蛋白质需求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产业发展相对较短,却集中了大批世界一流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与服务,科技含量相对较高,也被称为高科技产业。

但由于企业布局多为区域性,对消费者普及科学常识严重不足,更没有广泛的产品广告与宣传。消费者对肉鸡食品缺少认知,而防疫专家、行政管理者对行业了解也不充分,信息严重不对称。

在此背景下,当“禽流感”、“速成鸡”等事件发生,消费者产生恐慌心理,就是必然事情,白羽肉鸡产业遭遇重创也在情理之中。

为此,白羽肉鸡产业“抱团取暖”,抱着对消费者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付诸行动,强化行业自律,加大知识普及力度,增进与消费者、媒体、政府、专家学者的沟通,取得斐然成绩。

为帮助消费者全面了解第二大肉类消费品,进一步认识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本期《畜牧产业》编辑部特别策划了“中国白羽肉鸡产业”专题,多次采访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总裁李景辉,就育种研究、饲料营养、养殖管理,以及行业自律等方面进行解读,呈现于此,以飨读者。

对话之一:禽流感事件是信息不对称的误会

没有一个证据、案例能够证明禽流感是“人禽共患病”的。但为什么会发生“人禽共患病”事件呢?因为很多行动方案,都是以推论当结论来实施的。

禽流感,白羽肉鸡,两个不同概念,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些误会,几乎摧毁白羽肉鸡产业。这是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总裁李景辉近期在北京与记者见面的感慨。

李景辉说,在人患禽流感的观点上,本身存在矛盾。我们无法用一个肯定的语调来谈这件事情。我个人认为,大千世界什么都有,而禽流感只是属于极个别的事件。它并不代表一个普遍现象。

极个别的事件实际上是不应该对社会和行业造成危害。我们假设是在农贸市场检测出来的H7N9病毒,只有一个人被感染,去农贸市场的人可能达到几十万,甚至是百万。所以它并不是对复数的人感染,而是对个人,完全属于个案。

大千世界太多个案,比方说有的人吃玉米会过敏、有的吃大米会过敏,有的打青霉素也过敏。所以说“禽流感”不是传染病,它根本不具备传染病的特征,我们不能单方面的拿个例以偏概全。

当初引进肉鸡,解决北京一人一年吃一只鸡

中国白羽肉鸡产业1984年从零开始,已经走过32年。回想一下,生命力蛮强的。

1984年,为解决北京人吃鸡肉问题,当时由一位国家领导人率队,北京市去欧洲学习,发展欧洲的鸡肉行业发展。之后决定上一条鸡肉生产线,北京有1000万人口,解决一个人一年吃一只鸡。就从国外引进种鸡,饲料工厂,自动生产线。后来在上海、在山东、辽宁、广东和其他沿海省份,以及河北等地,发展成肉鸡产业。

肉鸡发展到今天,保守地说,白羽肉鸡产量已经达到1370万吨,中国人均年消费10公斤。至此,白羽肉鸡已从零发展成国内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从业者达2000多万人,创造产值超过3000亿。

企业快速崛起,肉鸡转外销

1990年代中后期,沿海地区肉鸡企业快速崛起。但国内消费者对白羽肉鸡还不认识,而国外市场需求量大,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不饱和状态。所以,当时肉鸡企业都以开拓欧洲、美国、日本市场为主。其中,上海大江1995年出口七八千万只鸡,山东诸城外贸等其它肉鸡企业都做得如火如荼。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快,出口量巨大,冲击国外养殖企业利益。于是,欧盟出台了一些限制鸡肉进口政策,日本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

开拓国内市场,遭遇“人禽共患病”

2001年开始,日本和韩国等进口国以各种理由对我们封关。但中国肉鸡以远远高于日本和欧盟的卫生标准,依然源源不断进入这些市场。

2004年国内爆发禽流感。当时却演变成一个大的事件,发展成“人禽共患病”事件。这个事件对中国家禽行业,特别是肉鸡产业造成巨大伤害。目前,仅肉鸡行业损失达近两千亿元。

恐惧心理源于未知领域

2004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对外公布,人类面临着严峻的威胁,有一个超级病毒很有可能在人间大流行,将造成全球900万到1.5亿人死亡。

之后又有消息散布说,会造成1.5亿人到3亿人死亡。到了2005年,世界卫组织说,这个病毒就是禽流感,很有可能大势流行。

这个事件在全世界继续升温,很多国家注射疫苗。中国人恐惧心理也在加剧,很多人到医院检查是否携带禽流感病毒。报纸、电视也大力报道。其中小区一轿车掉了一鸟粪,某著名电视台报道称,这个车不能开了。

人禽不能共患,个例与普通有别

事实上,人患禽流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动物进化到今天,人和家禽没有发生共患病的。家禽是卵生动物,人是哺乳动物,即人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比如过去人的一些病确实来自于动物,狂犬病、口蹄疫,还有鼠疫,结核,但都是来自于牛羊狗等哺乳动物的传染。

目前,禽流感事件过去这么久了,没有一个证据、没有一个案例能够证明禽流感是“人禽共患病”的。但为什么会发生“人禽共患病”事件呢?因为很多行动方案,都是以推论当结论来实施的。

一、目前禽流感是怎么传染给人,传染途径是什么,都没有得到证实。

二、没有发生过人禽共患病流感流行。

去年南京曾经发生过一个案例,是一个老先生。他说身体检出H7N9。问,你和家禽接触过吗,他说没有。媒体从他家属那里了解到,他在阳台上养过一只鸡。媒体马上说,这个患者有过接触史。当时农业部马上派人去查,把这只鸡取样。经检查,这只鸡阴性的,没有问题。

第二例在上海,有一个患者是30多岁的医生去世了。有报道说他113日回到他父母家住了一个晚上,就患病了。报道还称,其父母家隔壁养了鸽子,可能是传染源。这个说法不成立,于是又有了第二个说法,其工作的单位对面是一个活家禽市场,以此推断他有家禽接触史。

有人分析南京案例说,该患者家属楼少说也有几百人吧,放大一点也要几千人。如果阳台的鸡是传染源,几千人居民至少要传染几个,即使不传染给其他居民,他的家人为什么没有感染?

这样案例仅仅是个例,而且没有流行成为传染。在这样情况下,要扩大几万倍去捕杀家禽,不仅消耗国家大量财富大量物质,而且将毁灭中国第二大肉品产业。

病毒没有流行,应内紧外松

现在对待一般疫情态度和方法,可能源于2003年我们国家发生非典造成的负面影响。当时医院把患者当做一般病人处理,后来在处理一些病例时候就显得格外谨慎。

无论什么疾病都应该看其是不是流行的。如果流行赶快办,没有流行的,还是要内紧外松。在与一些专家沟通时候,他们承认所有的行动方案,都是推论当做结论。当然,还有基层部分官员,害怕承担责任,宁可捕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反思行业,加强沟通

在上次流感危机时候,有人组织15家企业对外介绍畜牧行业,把准确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但只有一家企业表示可以参与,96%以上企业不愿与大众媒体沟通。

这个真实故事,说明我们这个行业对宣传不够,没有引起社会足够重视。即领导不知道,相关部门不知道,社会不知道,媒体不知道,甚至咱们自己不一定都知道。

沟通不够,也包括行业相关的科学家。当时一病毒专家经过沟通,动情地说:“你以为我不爱农民吗,我也是农民儿子。”从此,我们建立了很好的互动关系。

所以,这个行业的重要性,未来是什么样趋势,对国家有多大贡献,需要我们每一个企业去说,每一个从业者去说,让所有消费者认知,让全社会认知。

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中国第二肉品行业发展,我们也将更加科学严谨态度对待工作每一个环境,为中国健康肉类食品做出应用贡献。

对话之二:白羽肉鸡联盟应承担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畜牧产业》:中国白羽鸡联盟成立的背景是怎么样的?

李景辉:我们是在201418号成立的,时间很短。目前有36家企业,占中国祖代白羽肉鸡总类的99%,屠宰量大概有30亿只,占国内一半,可以说这36家企业基本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在中国来说已经算是高度集中了。成立主要原因是“禽流感”和“速成鸡”事件对白羽鸡行业造成了比较严重打击和不良影响。

其次,白羽鸡这几年各自发展的不错,造成了供需矛盾,已经发展到供大于求,大家都亏损经营。在这几个原因下,我们成立这个联盟。白羽肉鸡发展的历史很短,有很多优秀企业家熟悉这个行业,大家商议决定成立白羽肉鸡联盟。

《畜牧产业》:中国白羽鸡联盟主要职责是什么?

李景辉:我们主要做好“五个沟通”以及行业自律。

白羽鸡联盟成立以后,我们第一沟通消费者。告诉消费者白羽肉鸡是营养健康、对人体有好处的。

第二个是沟通媒体,实际上很多消息都是通过媒体传播出去的,加强和媒体的沟通,也是拉近和消费者的距离。

第三是沟通政府,白羽肉鸡能在短短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肉类消费品,成绩斐然。但是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对白羽肉鸡行业不是很了解。目前,主要部门大多关注的是猪、牛、羊肉、蛋、奶,对鸡肉这一块关注相对较少。虽然是市场经济,任何一个行业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这就需要加强与政府沟通,例如产业支持、国际贸易关系、内部管控、进出口总量的控制等方面。

第四个是行业专家,希望他们能够多多关注这个产业,在被消费者误导的情况下,多多为这个产业“鸣不平”。

第五个是行业内部沟通,我们行业内部要自律、自强,要进一步的降低成本,进一步的美化菜单,让白羽肉鸡的菜单更加丰富。这一点也是我们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产业持续发展基本操守。

《畜牧产业》:白羽鸡联盟自成立以来,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李景辉:白羽鸡联盟对联盟内部企业进行排名,使那些优秀的企业进一步扩大,落后的能够得到提高。在成立不到半年时间里,我们主要工作是应对“禽流感”事件。媒体在对禽流感处于一个不了解阶段,但仍有在“误导式”报道,对于我们行业的打击很大。联盟对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初步效果很好。

第二是根据市场需求,我们对产能做了一些调整。联盟拥有中国市场99%的产能,对未来白羽肉鸡发展的总产量联盟内部做了详细规划,尽可能的避免产能相对过剩。

第三个我们做了几个小的宣传,包括前不久在青岛举行的千人吃鸡肉策划活动,主要是为了给消费者树立信心,重拾市场。

《畜牧产业》:联盟对未来工作有什么规划?

李景辉:世界人均食用鸡肉是“16公斤”,发达国家已达到人均35公斤左右,美国人均40公斤。而我们现在还低于世界人均水平,10公斤都不到。我们计划通过十年努力,达到“16公斤”的目标。

一、肉鸡蛋白质高。消费者食肉摄取主要是蛋白质,鸡肉是动物蛋白质第一大来源。很多人不了解,鸡肉的蛋白质是猪肉的2.5倍。

二、鸡肉比较实惠。3公斤饲料生产1斤猪肉,1.8公斤饲料可以生产1斤鸡肉。它们料肉比分别是311.81。鸡肉有显著价格优势。所以,“16公斤”目标,我们很有信心。

《畜牧产业》:在中国,猪肉是消费者第一大肉类食品。习惯势力最大的,如何改变这样饮食习惯?

李景辉:不是改变,即使达到人均“16公斤”鸡肉目标,距离第一肉类仍然还有很大距离。但随着快餐生活方式改变,以及鸡肉各种优势逐渐被消费者认识,肯定会推进“16公斤”目标。

《畜牧产业》:产业整合有没有难度?

李景辉:难度一定是有的。就中国来说,白羽鸡已经发展30多年了,是一个自然发展状态,存在它的合理性,但新的市场环境,优秀的行业会越来越多,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益,行业整合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整合是对行业都有好处的。

现在讨论最多的应该就是白羽肉鸡怎么突破,怎么发展。我们享受市场竞争,前提就是供求关系要平衡,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叫市场经济,所以我们规划价格、规划产量,对行业产能宏观量进行合理的控制。总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更安全的蛋白质,是我们行业责任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对话之三:白羽肉鸡是人类第一大肉类食品

201211月底,肯德基与麦当劳遭遇“速成鸡”风波。目前速成鸡风波已经尘埃落定,反思这一事件前因后果,更有利于畜牧产业健康科学发展。为此,本刊采访了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总裁李景辉,解读风波,还原事实真相。

白羽肉鸡,从孵出到上桌的生命周期被精简为45天,很多人担心违背正常生长规律,将之称为“速成鸡”。

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总裁李景辉认为,白羽肉鸡同杂交水稻一样,都是现代科技的成果,如果不是国家的大力宣传,杂交水稻的今天是不是也会面临白羽肉鸡一样的质疑。

美国人均消耗40公斤,我们人均10公斤

随着现代遗传、育种,营养等科技成果不断转换,大米的产量增加了34倍,猪的出栏时间从一年缩短到4个月,蛋鸡的年产蛋量从100个增加到360多个。这样的科技成果使全球70亿人能够吃饱吃好,但是却容易被消费者误解。

李景辉说,白羽肉鸡引自欧美,是全球第一大肉类来源,自现代养鸡业1950年诞生于德国起,肉鸡动辄就需要半年慢慢喂养才能出栏的情况早就成了历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肉鸡在40天左右出栏,在世界范围都属正常。而养殖条件更加良好的美国,其肉鸡出栏只有30天时间。

目前肉鸡养殖和消费大国的美国,有2万个左右的养鸡场,每年生产近90亿只鸡,美国人每年人均需消耗40公斤左右的鸡肉,与之相比,我们中国人均只有10公斤。

说养鸡使用激素是不懂科学

白羽肉鸡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异性状,完全得益于几十年的精心培育和现代化饲喂方式,与激素催熟没有任何关系。

业内人士都知道,激素成本很高,使用技术要求复杂,而且众多实验数据表明,添加使用激素对于促进鸡肉生长其实并无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喂激素会影响代谢变异,还会增加肉鸡患心脏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风险,死亡率高。养鸡本来就是微利行业,企业家不敢冒这样的风波。

肉鸡产业聚集世界一流科学家

没有激素,白羽肉鸡为什么长得快?是很多消费者想知道的事情。

鸡肉在世界肉类品消费中,远远超过牛肉、猪肉、羊肉。巨大的白羽肉鸡产业中的遗传育种、饲料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各个环节,集中了大批世界一流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与应用。

第一,育种问题。

育种最基础工作就是把鸡群中长得最快,效率最高的筛选出来,作为下一代育种繁育。经过若干代的选育之后,把长得最快、抗病能力最强的鸡选育出来,作为种鸡培育,与第一代相比,选育最上端的鸡种,无论是在生长期还是在抗病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选育就像金字塔一样,最上端的是鸡种,最下面的是商品鸡。育种的选种基础有多大,选种的优势就有多大。假如选种基数是一百万商品鸡,与基数是一万商品鸡相比,肯定是前者选出来种子更加优秀。白羽肉鸡选种范围是世界性的,基数是全球基数,育种肯定是全球一流的。

第二,饲料问题。

消费者对鸡生长速度印象还停滞在家庭散养状态。家庭散养的鸡都是刨土找食,吃剩饭和少许稻谷,苞米之类。养殖方式不合理,鸡的营养更不上,生长自然缓慢。

一只鸡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多少能量、多少矿物质元素,多少维生素,是业内科学工作者研究的问题。

目前,对鸡饲料的研究又有新的发展,按照酶的需求量来研究鸡饲料配方。还有部分业内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微益生群菌,改善鸡肠道。这些能够保证鸡的遗传性能趋于合理完善。现在研究工作又有新的进度,其配方将按照氨基酸需求来配制饲料。

第三,环境。

现代养鸡都是空调房间,小鸡30多度,长出羽毛,降到20多度左右。冬天加热,夏天降温。同时又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冬天不用抵御寒冷消耗体能,夏天炎热也不用消耗太多体能,又有好的饲料,鸡的生长自然很快。

鸡鸭鹅病防治网 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7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 个人微信:CC-zbs 欢迎交流)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bj    
养殖安880、蚊蝇一喷净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  13838248089  博客: http://lyrswcl.blog.163.com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http://www.jyebfz.com   中兽医 http://www.中兽医.co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