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互联网养猪潮热潮兴起,养殖户该如何走?

2016/6/27 18:25:03 0人评论 1249次浏览 分类:国内新闻

养猪等农业产业化遇到问题,往往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

以“农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二十国集团(G20)农业部长会议今年6月初在中国西安举行,从不同层面探讨全球农业与粮食安全合作。这次会议把“支持开展技能发展与培训计划”写入《G20农业部长会议公报》。事实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亦是中国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的要求,已引发中国农业领域相关部委、机构、企业以及媒体的积极响应,不少地区称当地的畜牧业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包括养猪人才培训在内的各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如雨后春笋。

为解决种好地、养好猪而生

不可否认,中国农业过往30多年在粮肉生产与供给方面取得极大发展。但是,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民,其称谓的变化还是发生在近些年的事情。从2005年提出 “职业农民”,到2007年提出的“新型农民”,再到2012年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对此,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言,将“农民”从身份称谓转变成职业称谓,这是一件历史性的工作。

如今,“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称谓,正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试图引起社会关注。彼时,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主要针对的是,将来,谁来种地?谁来养猪?怎么种好地?怎么养好猪?

种地养猪,关系粮食安全与肉品供应,最能体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在中国,农民培训工作已由偏重服务城市发展转向注重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自2004年农民培训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力度支持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为此,2015年,中央财政下拨10.96亿元资金;截至2015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109.46亿元。下一步,中央财政将不断调整支出结构,继续支持农民培训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培育各类型职业农民超过100万人。2015年,河南省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85万人;截至2016年1月,河南省已累计完成11.6万人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到2020年,山东省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万人。四川省力争2015年到2020年,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万人。江苏省提出要求,每年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3类职业农民20万人;到2020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0%。目前,广西全区共在4个设区市、68个示范县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29万多名,并且已有6所职业农民学院相继挂牌成立,如由广西大学农学院挂牌成立的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学院,计划5年内培育1000名现代青年农场主。

新型职业农民是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2016年5月27日,中国农业部办公厅与中国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要抓紧制定省级实施方案,于2016年7月31日前报农业部和财政部备案;省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及时总结各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存在问题,于2017年1月31日前将工作总结报送农业部和财政部。

多模式并存,产学研衔接成挑战

从目前中国各地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各种培训项目来看,“大农业”特征明显。但其中也有针对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管理经营的培训,还有涉及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及动物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培训。不同的是,从全国生猪行业来看,培训项目主要是由企业发起组织,其次是相关媒体及农业咨询机构。

从“中国养猪行业10家学习培训平台”表中可以看出,养猪企业开设的学习培训平台主要面向内部成员、合作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以及相关客户,培训内容包括生产技术、管理经营、市场销售等方面;媒体、咨询机构开设的学习培训平台,主要面向行业,偏重于生猪养殖技术。

在培训方式上,养猪企业通常会组织自身拥有的专家、博士团队对内部人员、合作农户进行培训,这种培训主要针对企业自身形成的技术体系、养殖模式、优化解决方案;同时,其也会根据不同的培训主题、培训对象,邀请国内外养猪行业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权威人士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多在实地举行,单次培训活动学员人数在几十到几百不等,养猪专业技术培训活动的人数较经营管理类培训活动的人数为少。而媒体、咨询机构开设的养猪人才培训平台,通常会邀请行业技术专家、权威人士就某一技术、管理、疾病等方面主题进行讲解,这种平台通常以在线视频或播音的讲授方式传播,学员、会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养猪产业链。


除了中国各地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各种学习培训项目、养猪企业开办的线下学习培训项目以及媒体、咨询机构开设线上学习培训平台,还有多种多样的养猪培训服务。如,中国畜牧业协会猪场管理巡回培训会面向的则是全国养殖一线的猪场管理及技术人员。又如,广东省动物防疫技术交流协会主办的安普学院,面向畜牧行业企业和从业人员,主要涉及生猪等动物疫病防治方面的培训。再如,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丰泽农牧饲料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丰泽商学院”新型教育模式。2016年4月,丰泽生物科技园迎来了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型农民2016级畜牧兽医专业的学员,这批学员当中,既有万头猪场的老板,也有养猪数十年的农民,还有在大型猪场负责经营管理的厂长、技术员等。

不论通过何种模式为养猪人提供学习培训服务,均面临着产、学、研衔接是否畅通的挑战,还面临着如何解决实际生产中细节问题的挑战。为此,中国农业部提出,要实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训,即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分段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相结合。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育工作,探索农民接受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在线管理考核等方式,提高培育针对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有名村官坦言道,培训这个事情看上去很美,但买账的农民却很少,下一步的推进过程中,必须迈过这道坎。事实上,还有一个层面需要考虑。比如,一次学习培训活动,学员学习培训了,有的学员觉得自己学到了真实有用的东西,但也有的学员认为并未学到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这关系到学员自己是否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接受培训。

按照中国农业部、财政部对“做好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基本原则,需要调动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主要培育对象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主,探索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机构、培训单位、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的准入标准,加快建立多方参与、适度竞争的多元培育机制。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要现有培育体系的创新,要打破现有既得利益的藩篱,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包括社会资源,要真正高效,真正把钱花到刀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说,“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真正符合他们的需求,使他们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获得与其各类要素投入相对称的合理的报酬,使他们能安心在农业中发展和致富。”

目前,国内养猪人中,已成为或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有多少真正喜欢养猪?他们需要怎样的学习培训?怎么样的学习培训他们肯买账?诸如此类问题,在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市场,依然是一连串的问号。但是,不排除“某某大学生毕业回乡养猪创业功成”这样的个别报道,而这对中国养猪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还远远不够。喜欢还是不喜欢养猪、养好猪觉得快乐还是不快乐与体面还是不体面的背后,更多的需要从教育体制改革、职称评审、产学研运作机制方面去找寻答案。即使比较中国与美欧国家在农业推广体系、养猪模式以及教育体制上有多大差别的现实意义不大,但是,自主创新走出适合中国的养猪道路,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作为、农牧巨头负责任的行动以及媒体的持续关注与价值引导,因为人才培养需要从小做起,亦如人们的饮食消费喜好从小培养起来较容易一样。

“我们认识到,家庭农场和小规模农场经营着全球大多数的农地,生产出全球大部分粮食维系着全球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G20农业部长会议公报》写道,“提升农民特别是小农和农村工人的技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强调培训计划重点应放在促进可持续生产的创新性农业生产实践和技术、商业技能,以及基础教育和应对高集中度下游市场的最佳做法。我们支持开展技能发展与培训计划,帮助农民应对全球化的食品价值链和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当下及未来挑战,尤其要针对妇女和年轻人,包括帮助吸引青年留在农业行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